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高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思路(二)

(2022-05-30 14:26:54)
分类: 示范引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7——9,14分,力争10分以上)[约12分钟]

整体把握:人物、事件、景物、情感,明确作品主题;

认准答题方向:词句理解、作用、分析问题、归纳主旨等;

答题要注重和文章主旨结合起来考虑。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分析、概括、分条陈述等,做到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语言通畅。

1.解题时要经过五个步骤

通读,了解内容;看题,明确所问;找点,圈定答题区域;过滤,综合判断;权衡,规范作答。

2.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

(1)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

(2)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

(3)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

(4)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

 

(5)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3.解答一般方法

(1)原则:主题在心中,答案在文中,方法在胸中

(2)观念:整体的观念、联系的观念

(3)步骤:速读原文;审读试题;重点回读;紧扣原文、灵活作答

4.规律点睛

(1)整体阅读 把握主旨

(2)认真审题 文题对应

(3)瞻前顾后 考虑全面

(4)对照要求 规范答题

掌握语言组织方法:

(1) 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2) 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3) 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大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5.答案要点

根据分数提示;按照一定角度;用数字号;归并整合 ;相关要点。

陈述句式,正面作答,力求简洁。

作答表述是否与题干自然衔接;要点是否明确,是否可以分点(层)表述;字数是否合乎既定要求,是否写有错别字,是否出现了语病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10-12题,19分,不能够低于13分)[约20分钟]

文言翻译:(13题,10分,力争6分以上)[6分钟]

虚词:18个虚词(之、其、而、则、以、于、为、何、乃、若、因、所、者、且、也、焉、乎、与)必须过一遍 。

句式和活用:明确类型和用法,参看句式、活用学案。

翻译:注意直译,力求“信、达”,结合语境,疏通文句。

1.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特别是事件,它或许是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或许是几件事的勾连组合。

阅读时应注意文中的帝号、庙号、年号以及任职变化、空间位置转移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能显示出文段的结构层次。

由于试卷中有一道把握文意的题目基本上用白话陈述,其中只有少量信息有误,可在整体把握时参考。

2.解题时,必须看清题干的要求,尽快把握住命题意图,尤其在“选正确”还是“选错误”的问题上,不能犯低级错误。

3.解答文言词语理解题,既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成语、熟语、诗句),联系课内所学或平时所练,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合理迁移,又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特别是涉及一词多义的词,一定要联系语境确定其意。同时要联系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知识。

4.文言文翻译,要遵循“留、换、补、删、调”的原则。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特征翻译出来。

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

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操作时要打草稿,由于文言句语言障碍较大,难以一锤定音,如果一下子写在试卷上,然后再改,造成卷面邋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差。

5.根据往年的评分标准,抓住关键词语的翻译十分重要,因为评分时关键词语是主要得分点。

大家在翻译时要估计出哪些是关键词语,千万不能让它们糊过去!

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解决方法有两个:一是善于联系,做好知识迁移工作;二是考虑全面,注意文言次序的特殊用法。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14-15题,11分,力争6分以上)[约10分钟]

1.强调四看(看题目、看诗歌、看注释、看要求)到位。

2.整体把握类别与抒情基调。

诗歌类别有山水田园、边塞、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等;抒情基调有哀婉悲伤、激昂愉悦、痛苦、快乐、离恨愁绪等,风格可参照书上的概括。

3.注重表达方式和技巧:

 

(1)古诗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用典、顶真、通感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3)表现手法有:

描写技巧:渲染与烘托、衬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多角度描写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即事抒情、用典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

文艺表现方法:赋、比、兴;铺陈描写、用典、象征联想等。

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抑扬变化、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4.按照要求分析或归纳。

表达要运用术语,答题要谨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要结合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考虑,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步骤,语言要简炼通顺。

5.重点复习唐诗、宋词和元曲,弄清相关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

6.古典诗词鉴赏之规范答题:

(1)先观点后理由;(2)先总后分式;(3)分点作答式。

7.答题的一般格式可简化如下

(1)形象:身份+性格(+情感/塑造形象的意义)(先定性分析,再定量组合);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运用什么手法+抓住哪些意象+营造怎样意境(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抒发什么情感;

(5)品味关键词句:释义+还原意境+运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分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分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9)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 (+塑造了什么形象)+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语言运用,压扩换仿改

1.压缩题。新闻一定要压缩主要事件,说明性文段要把握话题的各方面进行压缩。议论性文段要压缩观点。把所给的字数要充分利用起来,不超字数。

2.扩句题。看清扩展要求,明确扩展方向。推敲提供情景,把握基点。合理推断想象,选好表述方式。保留原题词句,核对修改润色。

3.变换句式,重新组织语句。长句变短句,短句变长句,散句变整句。要读懂题干要求,不要将原句改变太大,只允许调整、增加、删改个别词语,保持语气一致,结构一致,中心一致。不要将实在的信息遗漏了!

4.仿句题。仿内容,仿形式。重点是要弄清例句的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手法是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根据例句的结构仿写句子,保持结构一致,手法一致,语气一致。

5.语病修改,应用文修改。

看清题目要求整体辨析检查(表述主体是否一致 上下文意是否照应 衔接过渡是否紧密有无重复矛盾之处)注意横向比较(合乎题意要求 合乎语病类型 选择最佳表述 修改效果明显)

要注意应用文的格式,用语要得体——语境,地点,对象,上下级关系。用词要正确——时间,地点要交代清楚。

作文

1.不离题(审清题目要求);

2.不抄袭;

3.有中心(一个中心);

4.有内容;

5.有条理(思路清晰);

6.合逻辑(论据能证明观点,记叙文符合生活逻辑、令人信服,幻想要符合生活真实);

7.能拟题(记叙文的题目——要素式、顺序式、线索式、象征式、修辞式;议论文的题目——观点式、范围式、告诫式、感想式、引用式、延伸式、选择式);

8.能写900字;

9.符合文体要求(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记叙文——时、地、人、事,记叙、描写、抒情;散文——感情真挚);

10.表达通顺;

11.卷面整洁;

12.内容深刻,有启发性;

13.材料新颖;

14.善用方法(入题要快,以小见大,烘托渲染,开门见山,设置悬念,点面结合,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一波三折,对比衬托,插叙倒叙)。

15.平时重积累时评素材。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趋向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事件作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体验与思考”,对相关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写好这类作文不仅要求我们有广泛的阅读基础,更需要长久的积累,“广闻天下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