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一)
(2022-05-18 09:47:39)分类: 学习情况 |
增分策略——阅读提速度,答题保准度
信息获取上——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检索的准度
近几年,实用类文本的选材有新闻报道、调查报告、科普文、访谈等各种类型,相比论述类文本来说,实用类文本还是浅显易懂的,“可读性”较强。但因其材料阅读量大、信息点多,在二轮复习中,对此文本的阅读还须掌握独到的阅读技巧,以便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检索信息的准度。
1.从文字材料中检索信息的方法
实用类文本的构成材料更多的是文字材料而非图表材料,不论是客观题中的某些选项还是主观题,往往更多地涉及文本中的文字材料信息。因此,是否具备精准综合提炼文字材料信息的能力,决定着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成败。
第一步:读前——关注标题或出处,揣测文本大意
实用类文本的材料要么来自新闻报道或调查报告,而新闻报道或调查报告的标题为求吸引读者,往往是观点鲜明或对象(话题)明确的;要么选取访谈或科普文,其标题也往往能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或主要内容。
第二步:读中——提取关键语句,把握文本要点
(1)善于抓住文本显性的关键语句
有的文本每段的段首或段尾句,往往起到总领或总结的作用,把握住这些语句就能很好地把握文本的信息要点。
(2)善于整合隐含关键信息的散乱的语句
有些文段(或材料),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比其他句子明显重要的句子,这就需要考生将文段分层,对每个独立句或者几个相对重要的互有关联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由点到面,提炼出信息要点。
第三步:读后——结合文本特点,明确信息侧重
非连续性文本所选用的多则材料之间一般有主次之分,其中有一则是主导材料。设置的题目常会涉及材料之间的异和同,或许是内容上的,或许是形式上的。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文本后要有意识地对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思考其异同,对每则材料的侧重点的把握要注意抓取关键句,一般是首句(或开头几句)、表名、出处等。
对于访谈、科普文等连续性文本,我们要结合文体特点,抓住文体要素,检索筛选信息重点。访谈类要注意抓住访谈的话题,科普文要注意抓住科普文的对象及特征。
2.从图表材料中检索信息的方法
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有时有一则材料是图表(或涉及图表),能综合考查考生图表信息化阅读、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作出评价等的能力,这种考法能兼顾考查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图文转换题。
(1)常见图表“四类型”
类型 |
读图关注点(获取信息) |
柱状图 |
表头和图例;柱体代表的数据;不同颜色柱体数据的比较;柱体与坐标的关系 |
饼状图 |
表头与图例;不同扇面表示所占百分比;组成整体各扇面之间的数字与对比 |
曲线图 |
表头和图例;纵横坐标的内容、意义;曲线的走向、极值、拐点;不同曲线的交叉对比;曲线的波折度和平滑度 |
统计表 |
表头内容;纵栏与横栏的栏目;表格中数字的极值;邻近栏目数字的比较;表中数字的变动情况 |
(2)获取信息“两关注”
A.宏观上——关注标题、表头和图例
审读标题、表头和图例(即一些表示具体意义的符号),可以获取图表的大致内容信息。例如,表格中的比较对象、比较角度、比较项目,曲线图中的纵横坐标代表的内容,柱状图、饼状图标示的内容。
B.微观上——关注数据、曲线、图形及注释
关注表格中的数据变化,特别是一些拐点数据,从中发现问题,获取信息;
关注曲线变化的规律,特别是每一个转折点(拐点),发现曲线的“S”形问题,从中获取信息;
关注柱状图、饼状图各要素的比例问题与变化情况,特别是不同颜色的柱状体或扇面体的比较,从中获取信息;
关注图表中的一些注释,它们往往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