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新”在哪里?
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于今年9月率先在北京等6省市的高中起始年级投用, 2022年前全国将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我们必须认识到本次教材更新不是添砖加瓦,而是范式重构,对广大一线教师是有挑战性的——我国的教材功能经历了几次变化:最初的教材是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教教材";进入21世纪后,教材变为学生的基本学习材料,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用教材教";而这一次教材的功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科彰显。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说:"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而吃透教材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白新教材到底新在哪里。
另外,我们要明确教材的"新"是建立在课标"新"的基础之上的,对新教材的研究解读,必须在对新课标认真研读的基础之上展开。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sKRpHOL85IvvwfH5soScWpae61ZWLsxXBHYP0zHekwVQElv41zew9K0CQUgVjqgn37oQX0Ph5o6kXn5cEgOymA/640?wx_fmt=jpeg
统编教材倡导新理念
统编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根,以核心素养为本,以整合实践为法,以"任务群"为路径,全面体现课标新理念。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自然融入"的基本思路,凸显语文课程独特的"立德树人"价值。这一点首先是体现在选文上,统编教材精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相关内容,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共136篇/首)的49.3%。这一部分既有《短歌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经典篇目,也有新选文《莒》《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等。体现革命文化的选文23篇,占全部课文数的16.9%。新入选的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反对党八股》等。体现革命文化的选文23篇,占全部课文数的16.9%。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选文20篇,占全部课文数的14.7%,如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全为新入选教材的选文。其次,"立德树人"导向体现在人文主题的整体架构编排上。统编教材以新时代高中学生应具有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作为隐性的精神主线,分解出如青春激扬、劳动光荣、诗意人生、使命与抱负、责任与担当、良知与悲悯、伟大的复兴等若干人文主题,这些人文主题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又与学生个体关切、社会重要发展紧密关联起来,指向铸魂培元,落实立德树人。
2017版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是语文课程的追求之"本"。统编教材围绕这四个方面,改变过去常见的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中心或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思路,强调统整和融合,以学习任务为中心,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重视深度阅读、读写结合,强化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灵活设计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在个性化的参与和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以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对应"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在"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该单元的核心任务有四项:1)结合自己体验,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欣赏作品。2)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3)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4)尝试写作诗歌。而这四项任务则在"单元学习任务"部分以"话题讨论""诵读和点评""写鉴赏札记""查找背景资料""创作诗歌""合编诗集"等一系具体的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加以落实。
统编教材采用新编排
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单元内呈现文体异质、古今互见、读写融通的编排新特点。这套新教材分必修2册和选择性必修3册,共28个单元,其中必修16个单元,覆盖7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12个单元,覆盖9个任务群;每单元0.5个学分,一般来说用9课时完成。全套教材分为两条主线,一为人文主题,指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材通过"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等,对人文主题作出明确阐发。一为单元学习任务群驱动,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根据不同学习任务群的特质和要求,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思路来设计单元:一类是以读写为主的单元,围绕人文主题与核心任务精选各类文本,以课文或整本书的阅读为基础,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融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将学生引向深度阅读、深度写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另一类是以语文综合实践为主的单元,不设传统意义上的课文,以一体化设计的学习活动为核心,带动相关资源的学习以及贴近生活情境的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一类包括4个单元,涵盖"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等实践性、活动性较强的学习任务群。
值得一提的是,在设计以读写为主的单元时,教材创新性地以文体异质、古今互见、读写融通为编排理念,涉及的基本语篇类型多样,不再以文体设界,融通阅读与写作,不再把写作训练单列。例如必修上册第六单元,这个单元指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选文里有文言文《劝学》和《师说》,有现代议论性散文《反对党八股》和《拿来主义》,有外国作家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与当代作家王佐良的《上图书馆》两篇随笔。单元学习任务的最后一项要求学生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并在任务之后附有写作指导内容"议论要有针对性"。这几篇选文文体不同,时代不同,但都具有很强的思辨性。这种编排方式明显打破了以往单篇成课,多以文体聚合单元的传统模式,而是以主题、内容或写法聚合,打破文体限制,以单篇加多篇,阅读加写作的方式组合成单元教学资源,带有明显的整合性质。这种融合编排方式可以使学生思维复杂化、层次化,且具备多向性和灵活性,与学生真实的生活更为接近。
统编教材倡导新教学
统编教材强调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主题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意图建构师生学习共同体,倡导学习新范式。新课标中,情境一词共被提及34次,那么如何理解这个词呢?"情境"其实是与生活相联系的真实的学习背景、境况、场景。它是学生过去生活中经历过的,或在未来生活中可能会经历到的真实的学习工作生活场景。课程模拟了这样的场景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的场景本质上是属于学习者的,是要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真实需求。统编教材任务群中提供了大量的情境,比如第一单元引导学生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意蕴。第二单元要求学生通过专题研讨等活动,深入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第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在了解家乡人物风俗和对家乡的文化认同基础上,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五单元意图帮助学生通过《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来了解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第六单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能力。综观全册,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青春还是劳动,无论是家乡还是祖国,无论是学习还是中华传统文化,无一不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再来看看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统编教材里的"单元",它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的教学单位,是基本的课程细胞。这一点非常重要,传统教材也有单元,但基本的教学单位却是单篇课文。教师只有对单元有了清晰的认知,认识到今后教学设计的单位是以"单元"展开的,才有可能真正用好统编教材。钟启泉先生把单元设计看成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的重要环节。他说: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这一环环相扣的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链环中,单元设计处于关键的地位。
统编教材呼唤教师新素养
毋庸置疑,统编教材在呼唤和倒逼教师树立新的育人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在育人层面,教师要真正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明白教育培养的不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的人,也不是具有某种单一能力的人,而是具有一个"能力群"的人。有人以形象的“一道菜”来比喻传统的单篇教学,以“一桌菜”来比喻大单元主题项目式教学。那么不言而喻,这"一道菜"与"一桌菜"需要的资源和能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更不是简单意义的叠加。仅以教师阅读为例,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中外文化论著单元中的4篇课文,节选自4部科学专著,包括: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卡尔·萨根的《宇宙的边疆》,刘大椿的《科学哲学》,关增建的《天文学十五讲》,全是自然科学的内容,要指导这样的课,老师如果没有比学生宽广得多的知识面,没有自然科学类阅读的底子,是无法与学生互动的,更谈不上站在一个高位上,设计出更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
有的老师看到新课标一下提出这么多"核心素养",不免觉得概念太多难以落地,认为课时有限,完全没法一个个培养。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对四个核心素养割裂呈现,分别落实。有的老师看到统编教材在一个单元里不同文体的选文共存,文言文与白话文同在,便觉得编排混乱,让人无所适从。这些认识和行为都是对课标和教材的误解,用老眼光和旧习惯来解决新问题。穿着新鞋走老路自然别扭。
新课标新教材要求教师明白核心素养与单个能力最大的差异在于"整体"和"部分",传统学科教学往往强调部分能力,但是部分的和是小于整体的。核心素养的关键就在于整体大于堆积之和的那部分。统编教材在全国六省市已经投入使用,我们都要积极地研究它,先领会意图,再创新应用。让统编教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真正在课程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主持人简介:侯晓田,高中语文正高级教师,陕西省第十批特级教师,陕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陕西师范大学兼职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陕西省校本研修特聘专家,陕西省教育督导评估特聘专家。主持多项省级规划课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报纸上发表多篇论文,近30万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