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李建伟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低碳生活每一天》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低碳生活每一天》
教学主题:低碳生活
课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李建伟
目标制定的依据:
(2)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3) 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学情分析
(1)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初步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看法。
(2)因本课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本课程的学习,能主动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3)学生已初步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但缺乏“低碳生活”的有关常识与认知。
3.教材分析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是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低碳生活每一天》的第二个学习专题。教材设置这一学习专题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全球的气温变暖的现状,地球变暖与人类不良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再次增强环保意识、危机意识,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学习过绿色环保的“低碳生活”。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危机意识,引导学生学过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学习结束时,要布置学生课外三项调查活动:一是调查了解家里每月用电的情况;二是调查了解生产某一物品的各个环节产生的“碳排放”;三是调查了解家里在衣食住行方面低碳生活的情况。
教学目标:
1.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思自己家庭的“碳排放”,再次增强环保意识、危机意识。
2.通过家庭调查、搜集资料、讲述低碳生活故事、制订低碳生活新规等活动,努力做到“低碳生活每一天”,坚持为环保做贡献。
评价任务:
1. 借助调查图表,通过调查分析,让学生反思自己家庭的“碳排放”,再次增强环保意识、危机意识。(完成目标一)
2.借助图文与视频,通过自主探究、交流体验活动,懂得“低碳生活每一天”,坚持为环保做贡献。(完成目标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 |
评价要点 |
环节一 回顾导入 (2分钟) |
创设情景,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
借助图片,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危机意识。 |
环节二 探究活动 (35分钟) |
活动一: 算一算:“我家每月用电的碳排放” 活动二: 查一查:生产一件物品的“碳排放” 活动三: 说一说:我的“低碳生活”经历或故事 评一评:“低碳生活环保小卫士” 活动四: 做一做: 让我们加入到“碳补偿”的队伍中
|
借助调查图表,通过调查分析,反思自己家庭的“碳排放”,再次增强环保意识、危机意识。 借助图文与视频,通过自主探究、交流体验活动,真正懂得“低碳生活每一天”,努力坚持为环保做贡献。 (评价目标二) |
环节三 总结提升 (3分钟) |
引用经典名言,借助传统对联,增强“保卫绿色家园,创建生态文明”的责任意识、环保意识。 |
借助名言对联,总结提升,强化学习主题。 (评价目标一) |
附: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