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究小学四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____研究心得

(2019-11-26 14:21:31)
标签:

教育

甘泉县杨家砭小学课题组  高娜

当前很多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很巧妙,课上得也很精彩,但唯独缺乏的学生流利回答的灵动,课堂难以活跃,师生互动不起来,很难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学生由于地域差异,见识世面少,与别人交流少,表达能力匮乏。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它对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堂口头表达能力呢?我在教学活动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并且自觉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首先得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越感兴趣,参与的意识就越强烈,思维也就越活跃。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肯想愿说首先要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美感,激发想说的兴趣。数学语言表面上显得枯燥乏味,其实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准确、严密、简

明,,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有一种内在的美感。充分理解、掌握它,就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感受其中的美的意境,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比如在教学除法时,关于余数的表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而学生往往会说“余数不能比除数大”,教师要引导学生较,了解到两种说法的不同,深入体会到数学语言表达的严密性的美,而感受到数学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其次要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愉悦,体验表达的快感。学生只有在不断得到鼓励时,他们的语言表达才能完全与流畅的思绪一致,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释放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也才有畅所欲言的欲望和兴趣。所以,我们在课堂中,要尽量给学生创设一种各显其才的机会,坚持面向全体,紧抓少数的原则,有意识地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向不同水平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回答:难度偏低的题,让一些学困生回答,那怕是说头丢尾,也以鼓励为主,再请其他同学补充,让后进生拿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加深记忆,又不打击说的积极性;优秀学生回答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不太难的问题则安排中等学生回答,这样,调动每个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各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增强教师亲和力、营造民主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

结合教学反馈,我发现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有这些:第一、是来自于教师,教师方面比较威严,让学生敬而远之,师生不在一个平等的层面,学生不敢跟老师交流: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凸显,过于追求标准答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容忍,以至手多数学生因害怕说错而保持沉默:教学时不能面向全体,只让少数几个优等生回答、忽略了大多数学生,长此以往,大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差。第二、是来自学生本身,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害羞,不敢在大庭广众下发言。第三、是来自于其他因素。教师在课堂内外应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身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我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而是一个共同参与学习的伙伴。从而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亲可近的、同时感到自己和同伴相处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语言的交流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得到培养,同时树立起在课堂上大胆表达的自信。教师在课堂的导入、新知的探究、反馈讲评、巩固延伸、课堂小结等各个环节,教师都尽量采用亲切的语气、协商的口吻,使课堂氛围显得民主、和谐;教学中适时运用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语言来调节气氛让学生思想上变得轻松,激发他们由想说至敢说信心

三、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

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不但要注意引导,还要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以使人人都有说的机会,日常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让学生锻炼。

1.老师示范,学生跟着说

2. 同桌互说。

3. 分组讨论。

四、在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提供充分的观察资料,如板书、演示、图形、实物等,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比较、思考,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并让学生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小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结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三个维度的要求,具有整体推进、反复实践、长期积累、螺旋上升的特点。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 “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千差万别,必须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成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