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领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贠瑞霞名师工作室成员王君丽执教《壶口瀑布》教学反思
(2019-05-22 15:19:2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反思 |
2019年3月,有幸加入贠瑞霞省级名师工作室中。当面接受贠老师的指点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
五月的洛川塬,暖风习习,槐花飘香。 2019年 5月 14日,洛川县凤栖中学有幸邀请到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贠瑞霞老师在我校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教学研讨及讲学活动。我自己上了展示研讨课,貟老师深入课堂全程参加我的上课和评课活动。
我执教的内容是《壶口瀑布》第二课时,在评课中,貟老师结合语文核心素养,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从教法的运用到学法的选择,从课前的导入到习题的设计,全面而深入地进行了点评,并给我提出了四条建议:课堂提问应准确,问题的答案应生成,课堂生成应精彩,课堂气氛应轻松。
结合貟老师的点评,我对自己的这节课进行了一下几方面的反思:
一、课堂问题应准确
在初读课文环节,我设计的问题为:寻找“所至(游踪)”等学生思考后回答时,我觉得简单的问题,在学生那儿却变得很难,最后我只能硬着头皮出示答案。貟老师针对这一教学环节点评,问题不具体,老师课堂指令不明确。想想确实是这样,我设计的题型为填空,却没有对填写内容有明确指示,如视角、景物,导致学生面对填空题手足无措。
二、问题的答案应生成
传统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我一直在避免自己的课堂出现这样的问题,但通过貟老师的点评,我还是看到了自己课堂中填鸭式教学的影子。学生说完答案或没说完答案我就会用多媒体出示我认为的正确答案,并且等待学生做笔记。似乎觉得学生回答了问题,环节就齐全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竟然没发现,问题不是学生思考解决的,答案是自己预设并出示的。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在授课前应将教学内容理解透彻,在授课中应有耐心,有引导点拨的技巧,直到答案是从学生的思维中生成,口中说出。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三、课堂生成应精彩
在仿写环节,有个学生将一个仿写句子“黄土卷来,蓝色的天空霎时变得浑黄”中的“卷”字改为“铺”,我追问了一句为什么,这个学生回答不清楚。我就分析并否定了他的回答。因为我赶时间的心理,没有把握好课堂已有的生成,错失了有可能的精彩生成。课后,我反思,问题的难度并不大,应该把这个问题留给其他学生分析并解决,学生在分析词语的过程中,对不同词带来的感受和效果会有深刻的体会,当他们自己说出来的时候也会有成就感,同时可以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一过程不仅能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审美能力。
四、课堂气氛应轻松
轻松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的前提。而如何能做到呢?貟老师说开课初可以采用富有感染力的导课,既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又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调节课堂气氛。当然老师说话的声调也应该抑扬顿挫,语气亲切自然,才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悦。
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今后我会珍惜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珍惜每一次历练的机会,在貟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丰厚语文积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授课艺术,争取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