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4:阅读的全新视界——全科阅读-----阅读课前有效预习的研究
(2019-11-22 14:19:39)
标签:
教育 |
成果名称4:阅读的全新视界——全科阅读
---------------阅读课前有效预习的研究
新丰小学 曹春华
工作近30年,一直听到老师们埋怨自己的所接的班级学生素质差,学习成绩差,学习基础差,班级秩序难以管理……;一直听到任课老师埋怨自己任教的学科没法深入教学,说是农村孩子的学科素养跟不上;一直听到家长们叹息自己的孩子好动,不好学,不是学习的料……如此种种,除了传统的补差,死卡死压几乎别无他法。说到阅读也只是语文老师的事,也只对语文教学有效。果真如此吗?
全科阅读,整体素养提升的评价标杆
如何评价一个班级的管理,怎样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学习状态,不用考核,不用考试,就看这个班级的课外阅读的氛围与热情。一个班级,一名学生,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读优秀的图书,那么这个班级、这名学生的整体素养就差不到哪里,甚至会很优秀。因为,潜心阅读造就了他们静悄悄的品质,关联着思考,提升着自信,交互着编者、作者、文中人物、故事诸多方面的涵养化育的活动。譬如说中午静校时,一个班级的同学都在静静地阅读,这个班级的管理秩序还会差吗?人与人相处还会不和谐吗?长期坚持下,令他们养成了以做读书人为自豪的信念;他们内心深处,有着众多的高尚人物在激励着他们思考、启示、行动;他们的知识、思维来自自己内在需求下的自读自悟以及班级同学的交流研讨,一切都是主动获取的,是鲜活的,与整个身心关联着的。
在班级,倡导构建科学和谐的阅读文化;在学科,倡导全科阅读,教学的问题通过关联适宜的图书阅读来解决,从阳光心态的引导开始构建学科学习的全新学习模式;在工作、生活,倡导师生们过幸福快乐的读书生活。
一个爱读书的班级,团队应该是和谐的;
一个爱读书的班级,成绩应该是优秀的;
一个爱读书的班级,思维应该是活跃的;
一个爱读书的班级,文化应该是鲜活的;
一个爱读书的班级,知识应该是全面的;
…………
出门看队伍,在家看读书!阅读时代,不要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了,而要看这个班级,哪怕是一年级刚刚接受启蒙的孩子,是不是正在读书(读他们的绘本),是不是喜爱读书,是不是在引导他们读书,是不是在为他们读书!
全科阅读,教育资源整合的全新思维
身在农村学校多年,深知教育教学资源匮乏之苦。然而资源等不来,要不来,而要靠我们去以创新的思维,独特的视角去挖掘,去利用。
我们以辩证的思维,普遍联系的眼光来看待本土教育现状,就会发现问题也是资源,缺点也是资源,教育教学的资源不只存在于学校,存在于课堂,而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学生的家庭之中。以语文学习中的识字为例,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接触过不少汉字,可能是从父母、祖父母等他们日常相处的亲人那儿无意中获得的,也可能是从电视等媒体中获得的,还可能是在大街上商家广告、门牌中获得的,只不过他们是初步感知,可记忆却相对牢固,因为联系着生活体验呢。
由此可见,我们的数学教学、科学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等都可以从中获得资源开发的启示。
教育教学更多的资源应在阅读,大量的阅读,多学科的阅读,多种类的图书的阅读。当我们将学生引导到博览群书的轨道上来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资源就会丰富了,课堂教学就会生龙活虎了。《音乐漂流瓶》引导孩子们爱上音乐学习,接受音乐大师的人格熏陶;《亲爱的汉修先生》引导孩子们爱上习作,感受真实质朴的习作其实是有趣,简单的;引导学生富有哲学智慧,让学生读《我,是什么?》《好和坏是什么?》
全科阅读,素质教育进程的低碳推进器
每天静校时间是老师们最心烦的时间。尽管每天有老师值周巡查,有班长管理,“不要讲话,不要讲话了!”“咚,咚,咚”教棒敲击讲台的声音不绝于耳,班级仍然是无法安静。无奈之中,班主任只好牺牲休息时间看着班级,管着学生,方才有片刻安宁。况且是看一天安静一天,哪天不看了就还是老样子。
这是个问题,也是个课题,更是教育教学研究的资源。
试想,如果能研究出一种策略,能够令学生的素质逐步提升,班级管理逐步自主,积极向上的求知热情逐步高涨,且老师们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那么这种教育教学策略算不算低耗、高效、和谐的低碳教育呢?
这种策略就是阅读,大力地推进全科阅读,大力弘扬文雅知礼乐善上进的读书人精神。读书自己应该读的书,做一个读书人应该做的事,是阅读全面推进的思维精髓。这样一来,阅读与生活管理,工作引导,与志愿者、读书会、班队组织、社区服务等等普遍联系起来了。假以时日,坚持中我们就会尝到阅读推进所结出的累累硕果了。
有了阅读这个低碳教育推进器,我们教师的工作才会更有意义,才会更轻松和谐,才会更有幸福感,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加令社会满意,我们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才会走出应该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