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丰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问卷调查表的分析报告

(2019-06-11 08:53:25)
标签:

教育

   新丰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问卷调查表的分析报告

一、前言

预习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识有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准确掌握我班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加强教师指导预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题组就本校三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现状做了一个调查分析。

二、调查目的与内容

  1.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学生目前预习情况,因此设计了本问卷。分别从学生的预习意识、预习作业完成情况、预习作业无法落实的原因、预习的步骤、预习内容几个方面来设计。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涉及到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2)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3)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方法等状况

   三、调查对象与过程

  1.调查对象

  对本校三年级17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77张,收回率100%。

  2.调查过程

  调查方法:本次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编写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调查问卷》。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当学生认识到某件事的意义时,便会产生较为持久的动机。高年级学生对课前有没有必要预习是怎么看的呢?见下表:

1、你认为课前预习有必要吗?

有必要

   97 %

没必要

     0

说不清

     3 %

  分析:可见学生普遍都能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且也能参与到课前的预习中

2、上新课之前,你会预习课文吗?

总会预习

     45 

有时会

     43 

不会预习

     12 %

  分析: 有时会预习的人数占到了43%,反映出尚有许多学生对预习认识不足,不重视课前预习

3、你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帮助吗?

     94 %

没有

      0

不清楚

 6 %

  分析:学生大都了解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2.预习的主动性

4、你之所以预习是因为?

老师布置的任务,

  我必须完成。

   16 

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

  我必须完成。

29 

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55 %

不知道

 0

   分析:选的占16%,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是在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进行预习,这对培养学生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是不利的。选的仅占29%,可见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课前预习非常重视。而选的占55%反映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愿望非常强烈。

  3.预习的独立性 

5、老师没有布置或忘记布置预习时,你会?

自己主动预习

    58 %

向老师询问预习作业

     27 %

不预习

     15 %

  分析:选取的占58%,说明大多数同学课前预习还是比较主动的,自主性较强。选的占了15%,说明仍有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都是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强制下执行的,这对学生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6、你预习时,父母会给予你指导吗?

经常指导

     21 %

偶尔会指导

      55 %

从不指导

      24 %

  分析:选取的占21%,从中可以看出只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关心。选的占55%,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较为关心,平时都会抽空辅导学生,选的占了24%,由此可得出结论,许多学生家长不关心自己子女的学习,或者说将学习完全交给了学校与老师。

  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见下表

7、预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

直接跳过去

       15 %

做记号,上课时认真听

       19 %

请教别人

       30 %

查阅资料

       36%

  分析:  33%的孩子在预习中遇到问题会请教别人或查资料,说明这些孩子的有积极主动地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较强。  19 %的孩子愿意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利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讲来进行解决。但仍有 15 %的孩子不管遇到的问题,直接跳过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会这个问题了。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8、预习中你使用过教学参考书籍吗?

经常使用。

          44 %

不使用。

            5 %

有时会使用

           51%

  分析:学生在预习活动中的思维活动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应强调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而不是依赖别人,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这种方法比较认同,但表中也反映出学生过多依赖教学参考书的现象。

 9、使用参考书是为了?  

得到准确的答案,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

     19 

仅作参考,就像与朋友讨论一样,我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61 

做作业时,能把作业做正确。

     20%

分析:  19  %的孩子使用参考书是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孩子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很重视,  20  %的孩子是为了把作业做正确。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参考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你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多项选择)

自学生字词

     82%

读通、读熟课文

     76%

了解课文大意 

     53%

查阅资料

     30%

质疑问难  

     19%

根据课后问题,尝试探究

     38%

从本题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少部分同学能质疑问难,试着完成课后问题。

11.你的预习效果如何?

效果好

     40%

.效果一般

     54%

.没有效果

      6%

  分析:多数孩子都认为课前预习效果一般,说明课前预习的方法和途径欠缺。

12.老师会用什么方式检查你的预习情况?

、上课提问

60 

、让组长检查

     27%

、不检查

     13%

  分析:老师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大多会采用上课时随机提问,也有老师只布置不检查。  

  上表中反映出学生查阅资料和质疑问难的能力不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40@365
后一篇:162@36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