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大观园游记(转)

(2019-07-29 07:50:08)
标签:

旅游

分类: 花卉名胜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9/07/28/5d3d1e77aa503.jpg

    周六上午和老婆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自驾游”,驱车到青浦,游览了上海大观园。去年以来,我又看了一遍《红楼梦》。看书之余,一直想去一趟附近的上海大观园,实地感受一下宝玉和十二金钗在一起幸福生活的环境和氛围。

    我们于8点动身,不到10点我们就来到大观园。从购票入园,到游览结束,我们在园中呆了整整两个小时,直到12点才出来。

    游览中得知,上海大观园始建于1981年,也即我高中毕业那年,直到1988年10月才全部竣工,并于当月正式开放,迄今已近三十八年了。园中建筑格局大致遵照了书中布局,而书中描述和涉及到的主体建筑和主要馆舍这里基本应有尽有,如怡红院、潇湘馆、衡芜院、秋爽斋、稻香村、藕香榭等,还有沁芳亭、大观楼、省亲别墅牌坊、牡丹亭等。最为难得的是园中的一泓水,以及因之而引出的各分支水系,非常贴近《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书中造园的主旨——即以水相连,因水而灵。

    我和老婆本想以贾政第一次进大观园视察并命宝玉为各处场馆题名、拟对联的线路来游览全园,即不走园中正式甬道,而是从一进门的假山群中的“曲径通幽处”进入园中,不曾想出了假山、过了沁芳亭(桥),我们就走错了路。按书中所写,我们第一处进入的本应是林黛玉住的潇湘馆——也即书中所谓省亲第一站——“有凤来仪”,谁知却先走到了薛宝钗住的衡芜院。我们也只好将错就错,从衡芜院开始了我们的此次游览。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9/07/28/5d3d2b4325356.jpg

    一进衡芜院,正面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镂花窗,透窗向内望去,隐隐可见院内红楼飞檐、树木蓊郁。经过曲曲折折的抄手回廊进得院中,发现院中的主建筑竟是一幢红楼,上题“衡芷清芬”四个大字。楼为双层,楼前假山叠翠,假山之上筑一小亭,由山下拾级而上来到亭中,可以尽览院中景色。

    山顶小亭竟然可以通过空中栈道与主楼直接相通,一直可来到红楼的二楼。楼上即为薛宝钗的起居之所,一间为主卧(主卧后面还辟出了半间小小的书房),一间为品茗小憩之所,室内家俱和陈设都很华丽。房屋正中是一个过道,没有阳台,正面开有一门,俯身门前近可观院中景色及左前方的小亭及栈道,远可隐约眺望沁芳亭一带的林木、假山。

    楼上铭牌介绍说,因《红楼梦》结尾中宝玉和宝钗结为了夫妻,上海大观园在建造衡芜院时将该因素一并考虑了进去,因此现在的衡芜院与前八十回中曹雪芹所描写的衡芜院其实是有出入的。看了这个铭牌,我才解开了心中的疑团,因为前八十回书中所描写的衡芜院是相当简朴的,即使那样,薛宝钗还嫌太过奢侈,哪里还能住上如此“豪奢”的闺楼呢?看来,上海大观园在尊重原著的同时也并未完全依葫芦画瓢,而是也有了自己的“创作”呢。

    走出衡芜院,我们还想找潇湘馆,谁知又一脚误入了秋爽斋和藕香榭。这里一个是探春的住处,一个是惜春的住处。此处的秋爽斋倒比较尊重原著,一个很周正的院落,三开间的建筑高阔疏朗,东厢房是探春的卧室,一只红木大床,窗前一只六角红木台,墙边放着一只红木半橱,室内陈设高雅。西厢房是丫头住所,墙上就是书中所写的挂有一幅仿米芾的《烟雨图》,左右挂的是一副仿颜真卿笔体的对联,上书:“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9/07/28/5d3d2c188c51c.jpg

    正堂置红木大理石书桌,桌上放着各式砚台和笔筒,这里就是原著第五十六回中“敏探春”协理大观园时办公的地方。院中极其难得的是,卧室窗外种植的一株高大的梧桐树。俗语称“秋水梧桐”,看到梧桐树,总令人情不自禁地连想到秋天。秋爽斋植梧桐应该是天经地义,而偏植于卧室窗外,则直令人想见斋主探春在清泠秋夜、侧卧红纱帐中细数潇潇秋雨洒梧桐的那份闲情雅致和少女幽情。

    相较之下,惜春所住的藕香榭则正如书中贾母“视察”大观园时说得那样,太过清寒了些,除了作画的笔墨纸砚、条凳几案,就是一张简单的卧榻,很契合原著的描述。不过,藕香榭的位置却是这园中所有建筑最佳的所在。从卧房出来,漫步一段小巧的游廊,即是一处临水楼榭,水榭的正面就是大观园中那一泓开阔的水面。可以想见,仲夏之夜,手把团扇,于此赏鉴湖光月色、轻嗅荷花清香,那该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的人生逸趣啊。

    出了藕香榭,我们不想再按书中所描写的路线费神了,行至何处即看何处,先后又游览了大观楼、体仁沐德(殿)和栊翠庵等处。途经稻香村时,我问老婆要不要去了。她说,稻香村没什么看头,不去了。于是我们就直奔园中最大的院落——怡红院。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9/07/28/5d3d2c63346d6.jpg
    此处的怡红院果然规模宏大。据院中铭牌介绍,整个院落建筑面积达899平米,有主体建筑——一座三开间的正房,有前厢房、后厢房,还有抄手游廊、侧花园,并在院子的后部建造了一处玲珑别致的后花园。但进去仔细观赏后发现,主体建筑内部陈设与书中描述差距甚大。书中将贾宝玉房间的陈设布局不仅写得富丽堂皇,而且充满很多机关,不仅贾政第一次进去迷了路,也因此才有了后来刘姥姥误入怡红院那段令人喷饭的精彩描写。

    我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老婆感慨地说,那都要按书中描写来布置,得花多少钱啊。我想想,也确是这个道理。不过,如此一来,这里的怡红院与书中的怡红院相比可就逊色多了。

    我们是从怡红院的后门进院的。先看了后花园、后游廊和后厢房。后厢房中摆设着与真人般大小的蜡像,是贾宝玉和几位主要“金钗”饮酒作诗的场景。蜡像虽有些粗糙,但是人物的衣着和形态却也惟妙惟肖,很是增添了院中的氛围。在后花园的游廊旁,老婆发现一片正在盛开的不知何名的鲜花,反复把玩,欢喜得不行。花园中间也有一簇假山,山顶之上也建了一个小巧的四面亭。老婆登至亭中,让我以那片鲜花为背景给她照相留念。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9/07/28/5d3d2ca28067c.jpg

    之后,我们来至怡红院的主建筑。怡红院的主建筑名为“绛云轩”,东间是宝玉的卧室,内有一架雕刻精细、饰有花卉图案的红木大床,墙上挂着琴剑炉瓶;西间是丫环袭人、晴雯等人的居室。东西间都用落地什景槅作为分隔,按书中说法,槅子上原应陈列有大量青铜器、瓷器、玉器古玩等什物,但此处空空如也、一样也无。中间过道上没有摆设其他家具,只摆放了一具看似仿红木的嵌玉漆雕屏风,背面就是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时曾经照过的那面大穿衣镜。

    怡红院最值得我们留恋的地方是它的前院。院中左边种着一片芭蕉,右边种着几株海棠和几棵葱笼茂盛的桅子花树和甘橘树。正值桅子花和橘子花盛开的时期,满院花香馥郁,沁人心脾。我和老婆坐在树下的石凳上,尽情享受着浓郁的芬芳,怡然自得,久久不愿离去。我们分别在院中拍照留念。老婆抱怨我没有带自拍杆,以致我们没能在此处照一张合影。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9/07/28/5d3d2d0f86b8e.jpg

    出了怡红院,大观园的主要建筑已基本游览完毕。可笑的是,我们进园时原本最先要看的潇湘馆,直到此时却还不知位在何方。在怡红院大门前的指示牌上,我仔细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原来我们走反了方向,潇湘馆其实就在蘅芜院的正前方。于是,我们抄近路,再经牡丹亭、红香圃、体仁沐德(殿),再回到衡芜院,然后,终于找到了林黛玉的住处——潇湘馆。

    记得原书中是这样描写潇湘馆的:“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我们是从后门进入潇湘馆的,绕到前院,果见院中翠竹掩映,游廊曲折,三间房舍正坐落在潇潇翠竹之中。正堂门头上悬挂着“有凤来仪”的四字匾额,两边的楹联正是贾宝玉得到父亲和姐姐元春都认可的、后来元春省亲审阅后也一字未易的那副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后世红学家也普遍公认其中的“尚”、“犹”二字最堪称道,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雅韵情愫蕴藉其中。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9/07/28/5d3d2d420a432.jpg

    房子东间为黛玉卧室,里面陈设一如书中所写,尤为难得的是,竟有一个真人大小的黛玉蜡像正躺在精致的镂花床上把书神思,其情其景栩栩如生。我很是郑重地拍了几张照片。西间照例是丫环的住所,看来古时大户人家都是主人住东房、丫环住西房,这应该是“定制”。怪道王实甫用“西厢记”作为他那部名剧的大名,“西厢”者,丫环住处也,而莺莺与张生的故事正是因丫头红娘而起,取名“西厢记”,古时之人一望皆知也。

    出了潇湘馆,回首望去,果见“一带粉垣”,墙内“有数千百竿翠竹遮映”,从外面看去,竟一点也看不到里面的房舍、结构,正所谓深藏不露,非常契合林黛玉孤标自傲的品格和性情。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9/07/28/5d3d2d80f3dec.jpg

    游览了潇湘馆后,整个大观园的旅游至此就全部结束了。此时正值初夏时节,桃李虽谢,但是触目可见的杜鹃花正开得如火如荼,更有园中种植的其他各色花木,争奇斗艳,姹紫嫣红。而业已茂盛的桃樱、杨柳,更加生机勃勃、绿色浓郁。尤其值得庆幸的是,当日多云,风清云淡,温度适宜,真是旅游的好天气……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9/07/28/5d3d2dcd04f99.jpg
上海大观园游记(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