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室简报(50)《幼儿园课程图景》——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更新与创新

(2019-11-27 14:58:24)
    《幼儿园课程图景》这本书从课程实施方案基本要素入手,描述了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编制与完善的基本方略,并以大量的幼儿园“案例报告”,阐明了幼儿园课程规划与实施的课程改革的哲学。在阅读了前三章的基础上,我们细致学习了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更新与完善。
    本章节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
    一、一份好的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判断一份相对制定得比较完善的、规范的、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实施方案,需要明确方案的评价标准,借助方案的评价工作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对方案的管理和完善;可以反馈和保证幼儿园的课程质量和教育质量;是幼儿园课程编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到底根据什么来判断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价值呢?这就需要尝试建构课程实施方案的判断标准。首先,要建立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评价框架,然后从评价和判断内容出发,结合其观测点,设定评价标准,最后来判断课程实施方案的文本内容达到何种相应的程度才是“好”的。因此,在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方案中,我们不但要编制课程实施方案评价与判断的标准,而且这个标准还需要在实践中结合实际工作不断的进行验证和修改,已到达真正完善的、并得到实践认可的判断标准。
    二、如何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收集分析用于方案修改与完善的信息?
    课程实施方案作为指导和规范本园的课程实施的文本,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更新与完善,就目前我园实施的园本课程来说,哪些现象需要更新?哪些现象需要完善?需要用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来呈现和表明?我们还存在一些困惑。结合书中给出的改进策略和提示,我们首先要明确坚持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及目的,要有主动收集相关课程实施状况的思考和行动;其次找准课程实施最关键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避免重复的、同种指向的信息,要多多考虑到信息的价值所在;最后要形成信息收集与分析体制,使有效信息能用于课程实施行为的问题诊断与改进。
    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建立多元主体的信息收集方式,教师是收集信息的主体,必须学习并根据课程实施要求主动进行信息收集;同时,幼儿和家长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收集者,这样会更有利于信息来源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三、如何通过一定的机制保障课程实施方案的不断更新?
    园本课程实施方案不是一份固定不变的文本,需要根据园本的实际特点和实施需求,不断更新与完善。我园在关于通过机制保障促进课程实施方案的不断更新方面已有初步的意识,也开始了一些调整行为,下一步应立足本园的自身需求和园本的特点,基于幼儿“经验学习”,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制定出相关制度,对课程的自我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细化和梳理,促进园本课程实施方案保持“动态”发展,不断更新,真正推动课程建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