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工作中收获、进步、成长

(2020-04-28 10:21:10)
标签:

教育

在工作中收获、进步、成长

——我的成长之路

镇巴县泾洋中学  钟启鹏

应编辑盛邀,让我谈谈个人成长之路,我实不愿应允,因镇巴教育界多数人知道我就这么一个十分平凡的人,实不敢妄言。如若推却,又不礼貌。故大言不惭几句,如有益则鉴之,如无益则勉之。

1965年我出生在秦巴山区的农民家庭,那时的农村所有家长的夙愿就是能让子女跳出农门,混个“干部身份”就感觉光耀祖宗了。到八十年代初,如父母所愿我考上了汉中师范学校,算是为父母“争了光”,还在村里引起了不小波动。

参加工作后,按照学校领导的安排按部就班,“两点一线”式工作,在最初的十五年里,糊里糊涂,“噩噩浑浑”,什么“早树理想、胸怀大志”那是对成功人士的标榜。而我没有任何理想,只知道要挣份工资。1995年我的一些不当做法还差点被有些人撸回了农村,万幸中有恩人刘明钧校长保了我,在“悬崖”边上溜了一回又回到了光明大道。

有人要追问:一个英明的校长和有声望的学校为什么要保一个有错误的人呢?这就是我要谈的也只此值得一谈的事了——诚实的工作态度、敬业的精神、任劳任怨的品质、爱心十足地对待学生、兢兢业业的工作。参加工作第三年获得县级“教学能手”称号,第五年以赛教的方式“考”入镇巴中学任教、第七年在赛教中“杀”入市级赛场(遗憾的是没有翻过秦岭),同年获得市级“优秀班主任”称号。1990年在盐场初中所带九(1)班考上中专学生数占全县的24%(而且还有个省状元余文元)1992年在县中所带九(3)班考上中专学生数占全县的42.2%,这两个纪录直到今天仍在镇巴中考史上没有被打破。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学校领导谋划得当、全体教师合力共进的结果。因这些赢得了学校领导、有良心的同事和家长的认可。这就是一个教育人该做的,这就是我的立足之基。

1998年因组织信任领导看重被派去盐场中心小学当校长,虽做了不少成绩,但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个性不适宜当学校领导。有人总结得好:性格决定命运。于是在2000年主动辞去校长职务,从此,我算对自己有了较清晰的认识,35岁的我开始了教学研究之路,这时开始“立志”懂事了。

任何一个所谓的“名师”,必须要走这样的路:首先是站稳讲台,教学质量和教学艺术是教师的“双拐”,要都能屈指可数,能上几节市级以上的示范课;其次是能做教育教学研究,研究不是做表面文章,是要拿出你的独到见解,是你对本学科的深入体会,是同行专家对你的刮目相看;第三,能做专题研究(即课题研究);第四,善于反思与写作,叶澜教授说得好“认真写十年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认真写三年反思一定成为名师”;第五,加强师德修养,团结同事,学会资源共享,善于成果分享。

我就是学着名家的成功之路这样走着。又有幸的是在之后的2002年赛到了泾洋初中得到了睿智的庞廷钧校长的指导和培养,2006年被评为汉中市第二届“名师”。2007年,当初中学生时的班主任也是支持我走教研之路的恩师谭启九局长派我去江苏考察学习,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得的机会,学成归来成就了我的第一部拙作《探索东南教育》。2011年又有幸再回乡下学校实践和磨练,在长岭初中遇到了贤惠的王槐文校长给了我莫大的帮助,2016年被省教育厅人社厅授予“学科带头人”称号。2017年再次考入泾洋初中,有幸得到了善于管理学校的范本均校长及其团体再次给我无限的帮助,2018年出版了我的第二部著作《知行在课堂》,2019年被纳入“陕西省教学名师”培养对象。

一路走来,一路万幸!幸有这么多的好领导和同事关怀着我、支持着我、宽容着我,我由衷地感谢他们!

细细思来,我总结有两个方面的经验可供借鉴。

在工作方面。教师专业成长的后盾:学校的制度和领导的支持;专业成长的基础:严谨治教、求实上进;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常规之道:反思和写作;专业成长的手段、“洗脑”的方式:学习和培训;专业成长的行动指南:敢于超前,勇于实践;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当好班主任、认真做课题研究;专业成长的灵魂:师德修养;专业成长取得成功的秘诀:有矢志不渝的信念。

在做人方面。对同事,君子之交淡如水;对领导,可尊可亲不可媚;对同行,虚心求教不可轻;对工作,严谨求实不可惰;对学问,敬畏细做不可满;对学生,爱心有加不可惯;对当“官”,顺其自然不可求;对荣誉,可望可求不可奢;对金钱,可挣可有不可贪;对挫折,百折不劳再回首;对困难,力拔山兮望秦川;对家人,亲情友爱贵万金。

【小传】钟启鹏(1965.09——),研究生学历,中学物理高级教师。1987年至2004年两次获得过县级“教学能手”、一次市级“教学能手”;获得县市级“优秀班主任”各一次、市级“教研工作先进个人”两次;2006年汉中市政府授予“汉中名师”称号;2008年和2011年镇巴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汉中市委授予“优秀人才”称号;2016年陕西省教育厅人社厅授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称号。汉中市高级职称评委库专家评委,陕西省商业学校客座高级讲师。

主持完成一个国家课题和四个省级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9篇。编写辅导教材《初中物理同步导学与测试》、《物理实验指导与检测》和《初中物理教师培训教材》;撰写个人教育教学心得集有《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班主任工作研究》、《上下求索东南行》等约40万字。在省内作专题讲座达20余场。出版著作《探索东南教育》(20万字,西安出版社)和《知行在课堂》(32.9万字,吉林出版集团)。

教育格言:把工作当成乐趣,把奉献当成追求。

教育信条:基石在八小时之内,成功在八小时之外。

教育理念:爱心、宽容、善思、上进、乐观、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