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读后感
(2019-09-11 19:35:45)分类: 读书心得 |
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读后感
合肥市香格里拉小学 束煜
第一次听到思维导图这个术语是年前在海宁小学参加的海州区小学英语教学研讨培训中,当时是海宁小学的王智萱老师在keep our city clean的课中运用了思维导图,当时眼前一亮,原来文章还可以这么处理!看着黑板上王老师设计的思维导图,学生们可以轻松的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而且在后来的复述环节,思维导图更发挥了它意想不到的后果。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不再去死记硬背课文,而是利用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话,条理清晰的总结出课文。在后来的评课过程中江老师再次强调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优势所在。听完那次课以后,觉得自己收获特别大,暗下决心,以后也要这么上我的英语课。后来在自己的课上的确尝试了很多次,但总好像不得要领。
于是,决定上网多搜一些关于思维导图的信息,无意间看到有人推荐由江苏省特级教师吉桂凤老师编写的《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推荐理由是:她给大家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注意力;构建知识网络,提高记忆力;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创新力;培养学习策略,促进自主学习。她结合教学实践展示了小学英语各年级课堂教学思维导图以及学生课后思维导图家庭作业的设计,明确指出设计思维导图的五个步骤:明确目标,提炼主题;要素扩散,联想发散;构思分支,以图示意;层级关联,艺术加工;整理完善,评价反思和三个原则:简约有序;生动有趣;实用有效。
看到这样的评价,内心激动无比,觉得这正是我要找的书。于是毫不考虑的下单。拿到书的第一天,便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原来,吉老师并不是英语专业出生,属于半路出家,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取得了小教大专、中文本科、英语大专、英语本科等文凭,属于终身学习的典范。但吉老师也并非只为学历而学习,十多年间,她系统地阅读了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等系列图书,通过课题研究,教学实践,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样一个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一书就是她多年研究的结晶。吉老师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实验和探索,既有理论也有实践,并且以实践为主,为一线的小学老师们奉献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词句教学、综合板块教学、单元整体教学以及板书设计和家庭作业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每一部分都图文并茂、系统全面,可读性和操作性很强。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老师,在处理教材时,往往按照教材内容,简单生硬的
本书的目录如下:
第一章 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改革。
本章细述了思维导图的应用的理论基础、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以及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等内容。在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中,吉老师明确的给出了绘制思维导图的五个步骤,以及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三大原则。简单明了的告诉我们,“思维导图”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那么困难,只需按照一定的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再加入自己的思路想法,我们也可以在教学中轻松运用思维导图。
第二章 思维导图与教学设计的优化。从细节处指导思维导图的绘制。
第三章 思维导图在语篇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思维导图在词句教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 思维导图在综合板块教学中的应用
第六章 思维导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
吉老师用四章的篇幅,分别用不同的教学案例,比如用三年级上册unit 8 Happy
New Year
第七章 思维导图与板书设计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的现代化慢慢改变着我们的上课方式。投影仪、多媒体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哪天多媒体坏了,感觉这节课都没法上了,在几次小学英语的教研会上,江老师也多次提出,现在的英语课堂太过依赖多媒体,板书似乎都快“退居二线”了。每次上课,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放映员的角色,鼠标从头点到尾,整个教学过程感觉完全可以不用任何板书,黑板成了摆设。如果有硬性要求,板书也是千篇一律,无论是阅读课、词句课,还是复习课,板书所呈现的就是标题、单词和句型,毫无层次感和清晰感,更谈不上条理化和系统化。吉老师在书中介绍了根据课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应用思维导图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板书,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份“导览图”,带着学生将全课的“风景”尽收眼底,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记忆、分析、消化、巩固所学知识。
第八章 思维导图与家庭作业优化
第九章 思维导图与发散性思维训练
我想:如果把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入教学中,一定会让孩子们重新爱上这门课程。在英语阅读中,学生和教师一起或者小组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分析,可以使复杂的内容变得清晰,从而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的内容,也能够更加容易地记住所读材料。但是,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包括找出段落的主旨句,概括段落的大意。找到主旨句之后,还要学会找句子中心词,这样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简明扼要。孩子们经过梳理资料——汇总整合——形成导图——增添新内容——长时记忆——修正完善等一系列过程的长期训练,学生就能借助思维导图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机智灵活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