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日昌心理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及笔记

标签:
郑日昌心理测量学课后 |
分类: 资料推荐 |
向然学习网为同学们提供郑日昌心理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及笔记
郑日昌《心理测量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https://appfileoss-tw.100xuexi.com/Upload/XuexiAgent/Images/2020/12/04/1503576960_230_291.jpg
课程目录
第1章 心理测验总论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心理测验的编制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测验的误差及其检验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分数的合成与解释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心理测验的使用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 智能测验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 人格测验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成就测验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 职业测验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0章 临床测验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课程简介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郑日昌《心理测量学》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该教材为主并结合其他心理测量学教材对本章的重难点知识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读者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全国统考真题及部分名校的心理测量学考研真题,这些学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教材。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
3.补充典型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心理测量学相关辅导资料,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纸质书,方便对照复习。
【试读部分内容】
第1章 心理测验总论
【本章要点】
1.高尔顿、卡特尔、比奈等人对心理测量的贡献。
2.心理测验的特性。
3.心理测验的分类方法。
1.1 复习笔记
一、心理测验的历史
(一)心理测验在我国的悠久历史
中国古代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测量思想,在心理健康、个性心理、能力评估方面都带给研究者很多有益的启示。
(二)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1.心理测验的产生是社会的需要
(1)劳动力增加,社会分工精细。
(2)需要标准和客观化的分类方法。
2.心理测验的先驱
(1)高尔顿的遗传理论测量
简介
高尔顿是优生学创始人、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
主要贡献
a.他开创了个别差异心理学研究,并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
b.他设计了许多简单的测验,如判断线条长短与物体轻重等,企图由各种感觉辨别力的测量结果来推估个人智力的高低。
c.他还是应用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以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
(2)卡特尔的个别差异研究
简介
卡特尔早年留学于德国,师从冯特(W.Wundt)。188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期间,深受高尔顿影响。
主要贡献
a.他编制几十个测验,包括测量肌肉力量、运动速度、痛感受性、视听敏度、重量辨别力、反应时、记忆力以及类似的一些项目。
b.他于1890年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首创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
(3)比奈和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简介
比奈,1857年生于法国,称为心理测量的鼻祖,他是发明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的第一人。
主要贡献:
1905年,比内与其助手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西蒙量表。
3.心理测验的发展
比奈—西蒙量表问世后,迅即传至世界各地。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L.M.Terman)教授1916年修订的斯坦福—比奈量表,其最大的改变是采用了智商的概念,从此智商一词便为全世界所熟悉。20世纪20-50年代心理测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编制出一批操作测验,既可弥补语言文字量表在理论上的缺陷,又可适用于文盲和有言语障碍的人。
(2)编制出团体智力测验,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围。
(3)多重能力倾向测验逐渐受到重视。
(4)卡特尔的学生桑代克(E.L.Thorndike)等人,利用心理测验原理,编制了第一批标准化的教育测验。因此后人尊称他为教育测验之鼻祖。
(5)心理测验发展的另一领域涉及情感适应、人际关系、动机、兴趣、态度、性格等人格特点的测量。
(6)60年代后,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崛起,将实验法与测验法结合,产生了信息加工测验,为了解心理能力提供了一些补充方法,使心理测验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
(一)测验的定义
1.定义
美国心理与教育测量学家布朗(F.G.Brown)认为,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心理测验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2.对定义的解释
(1)测验测量的是人的行为,严格来讲,只是测量了做测验的行为,即一个人对测验项目所进行的反应。
(2)一个测验不可能包含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的所有可能的项目,它所包含的只是全部可能项目的一个样本。
(3)在编制、施测、评分和解释方面依据一套系统的程序。这种按照严格的科学程序去编制和使用,具有统一尺度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测验称为标准化测验。
标准化测验有三点好处:
可以减少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使测量准确、客观;
有统一的标准,便于对不同人的测验成绩进行比较和交流;
同一份测验可反复使用,较为经济。
(二)测验的特性
1.间接性
“间接性”是指到目前为止还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活动,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即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
2.相对性
在对人的行为做比较时,没有绝对的标准,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测量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由此测得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兴趣的大小等,都是与所在团体的大多数人的行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的。
3.客观性
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测量的标准化要求:
(1)测验用的项目或作业、施测说明、施测者的言语、态度及施测时的物理环境等,均经过标准化,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
(2)评分计分的原则和手续经过了标准化,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
(3)分数的转换和解释经过了标准化,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心理测验的客观性虽然尚需进一步提高,但它毕竟是测量人的心理特性的较为客观、较为科学的方法,目前,还没有更有效、更实用的方法能够取代它。
三、心理测验的种类
(一)按测验功能分类
1.能力测验
(1)普通能力测验
普通能力测验即智力测验。
(2)特殊能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多用于测量个人在音乐、美术、体育、机械、飞行等方面的特殊才能。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