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及笔记

(2020-12-04 15:52:35)
标签: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课

分类: 资料推荐

向然学习网为同学们提供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及笔记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https://appfileoss-tw.100xuexi.com/Upload/XuexiAgent/Images/2020/12/03/1339476336_228_291.jpg

课程目录

第一部分 绪 论

 第1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部分 学生心理

 第2章 学生心理发展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学生个体差异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部分 一般学习心理

 第4章 学习心理导论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行为学习理论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认知学习理论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学习动机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四部分 分类学习心理

 第9章 知识的学习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技能的学习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学习策略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品德的形成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五部分 教学心理

 第14章 教学设计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课堂管理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16章 学习评定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16.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第六部分 教师心理

 第17章 教师心理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17.3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课程简介

本书是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典型习题与考研真题,巩固教材重难点。本书根据该教材的重难点精选了部分典型习题与考研真题,并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试读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绪 论

第1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交互模式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学习、教学和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涉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5种要素。如图所示:

http://e.100xuexi.com/uploads/ebook/aa273d1503244110bdee2d99d39fd9ae/mobileAes/epub/OEBPS/images/image001.jpg

2.学习与教学因素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信息。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帮助师生传递信息。

(5)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影响教学过程,后者关系到学生的情感、社会性发展及认知发展。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教学、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2)学生个体因素如学生投入和学习策略,社会情境因素如学校氛围和社会家庭影响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描述和测量

通过对学习与教学行为的描述和测量来界定本领域的概念,是进行学习和教学实证研究的基础。

2.理解和说明

旨在理解观察到的学习和教学行为,并找出这些行为的原因。

3.预测和控制

运用测量工具与相关理论对学习和教学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提供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研究,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教学行为。

教育心理学能够提供学习与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

2.提供研究视角和方法,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不仅要学习并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总结经验。教学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宜。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也需要根据不同学生、情境和内容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发展、成熟和深化拓展4个时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是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俄国卡普杰列夫。

(1)桑代克

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创办《教育心理学杂志》发展为《教育心理大纲》,奠定学科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乌申斯基

乌申斯基1868年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是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3)卡普杰列夫

卡普杰列夫1877年出版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1)本学科著作虽多,但缺乏统一指导,尚未形成独立理论体系。

(2)理论构建方面,20年代扩充到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30年代增加学科心理学的内容,40年代增加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50年代重点研究学习理论。

(3)专著方面,1908年我国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30年代维果茨基出版《教育心理学》。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1)研究内容日趋集中,作为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2)注重结合教育实际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3)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思潮兴起,C.R.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苏联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并提出一系列学习理论,我国主要学习苏联经验。

4.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越发注重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理论派别的分歧也缩小。

(2)维果茨基的思想被美国学界注意,布鲁纳十几年的研究做出总结。

(3)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恢复了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并结合实际对西方和苏联研究成果的进行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如为学生构建学习支架以帮助自主学习。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如探讨学生怎样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调节和管理。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研究知识的深层加工和高级知识的获得。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社会合作、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认知与情感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探讨知识的情境化性质。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研究多元文化的交汇对教学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合作学习与跨学科项目的制作。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研究利用网络、人工智能管理学习资源和过程。

(三)教育心理学的贡献

1.学习方面:促进了从行为主义向认知理论、从一般的学习理论向具体学科的学习理论以及从学习行为向学习策略的发展。

2.教学方面:探索了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训练。

3.评估方面:发展了各种知识和技能、认知加工以及学习者特征的评估方法。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范式

相关资料推荐: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更多课程资料请登陆向然学习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