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课后习题答案

标签:
罗宾斯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及笔记 |
分类: 资料推荐 |
向然学习网为同学们提供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课后习题答案
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课程目录】
第篇 管理导论
第1章 工作场所的管理者
1.1 知识结构导图
1.2 考点难点归纳
1.3 课后习题详解
1.4 考研真题详解
附加模块一 管理史
知识结构导图
考点难点归纳
课后习题详解
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决 策
2.1 知识结构导图
2.2 考点难点归纳
2.3 课后习题详解
2.4 考研真题详解
第篇 管理实践
第篇 现代工作场所的管理基础知识
第3章 管理外部环境和组织文化
3.1 知识结构导图
3.2 考点难点归纳
3.3 课后习题详解
3.4 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 全球环境下的管理
4.1 知识结构导图
4.2 考点难点归纳
4.3 课后习题详解
4.4 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管理多样性
5.1 知识结构导图
5.2 考点难点归纳
5.3 课后习题详解
5.4 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管理社会责任和道德
6.1 知识结构导图
6.2 考点难点归纳
6.3 课后习题详解
6.4 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管理变革和创新
7.1 知识结构导图
7.2 考点难点归纳
7.3 课后习题详解
7.4 考研真题详解
第篇 管理实践
第篇 计 划
第8章 计划工作活动
8.1 知识结构导图
8.2 考点难点归纳
8.3 课后习题详解
8.4 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战略管理
9.1 知识结构导图
9.2 考点难点归纳
9.3 课后习题详解
9.4 考研真题详解
附加模块二 创办和领导创业型企业
知识结构导图
考点难点归纳
课后习题详解
考研真题详解
第篇 管理实践
第篇 组 织
第10章 基本的组织结构设计
10.1 知识结构导图
10.2 考点难点归纳
10.3 课后习题详解
10.4 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适应性组织结构设计
11.1 知识结构导图
11.2 考点难点归纳
11.3 课后习题详解
11.4 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人力资源管理
12.1 知识结构导图
12.2 重点难点归纳
12.3 课后习题详解
12.4 考研真题详解
附加模块三 管理你的职业
知识结构导图
考点难点归纳
第13章 塑造和管理团队
13.1 知识结构导图
13.2 考点难点归纳
13.3 课后习题详解
13.4 考研真题详解
第篇 管理实践
第篇 领 导
第14章 沟通管理
14.1 知识结构导图
14.2 考点难点归纳
14.3 课后习题详解
14.4 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理解和管理个体行为
15.1 知识结构导图
15.2 考点难点归纳
15.3 课后习题详解
15.4 考研真题详解
第16章 激励员工
16.1 知识结构导图
16.2 考点难点归纳
16.3 课后习题详解
16.4 考研真题详解
第17章 成为有效领导者
17.1 知识结构导图
17.2 考点难点归纳
17.3 课后习题详解
17.4 考研真题详解
第篇 管理实践
第篇 控 制
第18章 监管和控制
18.1 知识结构导图
18.2 考点难点归纳
18.3 课后习题详解
18.4 考研真题详解
附加模块四 计划与控制技术
知识结构导图
考点难点归纳
课后习题详解
考研真题详解
附加模块五 运营管理
知识结构导图
考点难点归纳
课后习题详解
考研真题详解
第篇 管理实践
本书是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1)整理考试重难点,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知识结构导图和考点难点归纳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每个考点都按重要程度作了星级标记(其中五星为要求掌握,三星为熟悉,一星为了解,中间依此类推)。参考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其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管理学相关资料对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读者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的管理学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这些高校大部分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同时精选了大量现实案例并进行了分析。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第1篇 管理导论
第1章 工作场所的管理者
1.1 知识结构导图
【名师点拨】
本章是全书的基础,需要重点理解管理、管理者的概念;掌握管理者的类型,管理的四大职能以及管理技能的内容;了解影响管理者工作的因素,以及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好处和挑战。
1.2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管理者的重要性
管理者对组织非常重要,原因有三:
(1)在不确定、复杂和混乱的时期,组织比以往更加需要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当组织应对当今的挑战时,管理者在识别关键问题和巧妙回应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2)管理者是组织完成任务的关键。他们是带领公司走向未来的重要人物。
(3)管理者对员工生产率和忠诚度有贡献。员工和直接上级的关系质量是决定员工生产率和忠诚度的最重要因素。
员工被管理的方式可以影响到组织的财务绩效。研究证明,管理能力对于创造组织价值很重要。
考点二:管理者的含义、类型及工作场所
1.管理者的含义
管理者(manager)是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工作,以使组织目标能够实现的人。管理者需要协调部门群体的工作,或者监管某个人,还可能需要协调不同部门人员的工作活动,甚至组织外部人员的活动。
2.管理者的类型
在传统结构(多为金字塔型)的组织中,管理者包括基层、中层和高层三类,见表1-1。在结构松散的组织中,管理者可能不容易被识别出来,尽管有人必须担任管理者的角色。
表1-1 传统组织中的管理层级
3.管理者的工作场所
管理者在组织中工作。组织(organization)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的而对人员的精心安排。所有的组织都具有三种共同特征:有明确的目标、由人组成、有精密的结构。现在很多组织的结构变得更加开放、灵活和适应变化。
考点三:管理的含义、职能、角色和技能
1.管理的含义
管理(management)是指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的工作可以有效率且有成效地完成。协调和监管别人的工作是区别管理职位和非管理职位的特征。
(1)效率(efficiency)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或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率意味着“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2)成效(effectiveness)意味着“做正确的事”,即做那些可以实现目标的工作活动。
(3)效率与做事的手段有关,成效与结果或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关(见图1-1)。在成功的组织中,通常高效率和高成效相伴。较差的管理(导致惨淡的绩效)通常包括低效率和无成效或者低效率但有成效。
图1-1 管理中的效率和成效
管理研究者开发了三种方法来描述管理者做什么:职能、角色、技能。
2.管理的职能
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工作来实现组织陈述的目标。
(1)计划(planning)。指管理者设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战略,并制定方案(开发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各种活动。
(2)组织(organizing)。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者负责安排和设计(建构)员工的工作,即决定需要做什么、如何做以及谁来做。
(3)领导(leading)。指管理者与别人一起工作,通过人来实现目标。包括激励下属、帮助解决工作冲突、影响个体或组织的工作、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或以任何方式处理与员工行为有关的问题。
(4)控制(controlling)。指监管、比较和纠正工作绩效的过程,以确保工作按照计划进行。即监管和评估绩效,将实际绩效与设置的目标进行比较,再调整。
3.管理的角色
管理角色(managerial roles)是指管理者被期待及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所扮演的十个管理角色可以分为三类,具体内容见表1-2。
表1-2 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
4.管理的技能
罗伯特·L.卡茨提出,管理者需要三种关键的管理技能,即技术、人际关系与概念技能,见表1-3。这些技能与管理层级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表1-3 管理的技能
相关资料推荐:
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