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层互动构建有效课堂

(2019-03-18 20:24:42)
分类: A1(B1年度项目申报书)

温州市局直属学校校本研训项目申报书

申报学校(盖章) 温州市第六十一中学                  校长 姜志远                

 

研训项目名称

分层互动 构建有效课堂

项目负责人

汤立龙

校内职务及联系电话

教研处副主任  659246

团队成员

主管副校长及各学科组教研组长

对象人数

68

申请学分

每学年24学分

研训时间

每学期周一下午,周五下午

(一)项目简介项目背景、拟解决的核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预期效果等

1.项目背景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温州市“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行动的要求,本学期我校继续贯彻“砺学尚上,笃行至善”的办学宗旨,深入实践“上善教育”的办学思想,以第二轮课堂变革的有关精神为指导,立足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所需为本;认真研究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以“分层互动,构建有效课堂”为主要模式切实开展校本研训工作。

2.拟解决的核心问题--建设校本研修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我校年轻教师居多,工作有干劲,但教龄短,发人深省的培训学习机遇较少,缺乏引领,教学经验和策略有所欠缺,课堂时效打折。我们发现: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实现教学策略灵活多变,是老师们非常迫切的需求,尤其是对研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渴望得到有针对性的帮助。所以,集体的普及型的科研培训是当前的首要选择。在普及的同时,加强科研骨干的科研能力发展,形成我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队伍保障。综合了教师对培训方式的各种表达,现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1)教师希望能针对老师感兴趣的话题开展科研讲座,讲座的形式要生动活泼,不要照本宣读理论,能结合具体范例“看一些、分析一些、学习一些”;同时也有教师希望能得到系统的科研知识培训;可见,“不知道怎么做”还是教师目前最大的困惑。集体的科研知识普及是当前科研培训的主要任务。

2)有教师希望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接受培训;大部分教师喜欢观摩、实地参观、互动的培训形式,不要一坐一半天,没有发言互动的机会。

3)有教师希望通过结对带教提高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对如何优化课堂,进行有效教学有着强烈地需求。

4)有教师提出培训参与的老师多,但每人实际得到的操作少,效果不明显,希望以教研组的形式开展培训,可以先培训组长,再由组长带动组员。

5)有教师仅需要多了解相关的教学信息和科研动态即可。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调查结果,我们根据培训主题尽量选择教师感兴趣的培训内容,以教师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培训活动。

3. 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浸润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运用专家讲座、现场教研、学员练习、研训成果分享等多种培训形式,帮助学员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

(二)具体目标具体简洁、清晰可测)

1. 提高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使教师的专业技能技巧得到锻炼与提升,丰富实践工作经验;

2.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3.分享经验成果,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三)设计思路建议围绕项目目标、内容、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框架结构图表达项目设计思路

   以“分层互动,构建有效课堂”为主要模式,各学科教研组的校本研训活动做出整体的系统设计,形成一个具有结构性的内容框架,每月一个主题(有效课堂、教学风格、学科特色)开展教研活动,青年教师以“有效课堂的研究”为重点,中老年教师以“教学风格的研究”为重点,骨干教师以“学科特色的研究”为重点。活动以“教研处确定月主题---教研组内自主研究---汇报展示”的流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进而改变教研组校本研训活动的碎片化和随意性,整体提升校本培训的效果。

研修内容图示如下:

 

(四)课程总表

研训

模块

研训内容

研训时间

研训形式

学时

主讲或主持

(简要荣誉职务)

 

理论培训

 

课堂变革与学校发展

开学初

讲座

2

姜志远(校长、省教坛新秀)

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教师成长和发展

开学初

讲座

2

孙正宽(教学副校长、温州市优秀教师)

教育教学中师生交往的艺术

开学初

讲座

2

  诚(德育副校长)

观摩实践

中老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 课堂观摩

第一学期期中考前

课堂教学与研讨

3

汤立龙(教研处副主任)

青年教师“有效课堂的研究” 课堂观摩

第一期期中考前

课堂教学与研讨

3

汤立龙(教研处副主任)

骨干教师“学科特色的研究” 课堂观摩

第二学期中考前

课堂教学与研讨

3

汤立龙(教研处副主任)

 

学员经验交流

教师教学风格的交流

第二学期期末

汇报交流

   3

孙正宽(教学副校长、温州市优秀教师)

有效课堂的交流

第二学期期末

汇报交流

   3

孙正宽(教学副校长、温州市优秀教师)

名家的教学艺术与风格

第二学期期末

汇报交流

3

姜志远(校长、省教坛新秀)

(五)研训作业要求(请逐条清晰列出)

1. 编制一份优质教案

2. 上一节优质课

3. 编写一份有特色的学习导引

4.撰写一篇论文或案例

 

(六)学校审核意见

 

该项目设计认真、内容真实、符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需求。我校承诺加强过程监管,督促该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培训方案实施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校长签字  姜志远          单位盖章

                           2019  38

(七)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