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降噪耳机反而伤耳?专家揭秘矛盾真相
(2025-06-16 10:42:05)
标签:
降噪耳机耳鸣听力损伤 |
分类: 耳鼻喉问诊 |
“戴上降噪耳机,世界瞬间安静...”这可能是很多都市人的日常。通勤时隔绝地铁噪音,工作时屏蔽同事闲聊,睡觉时阻挡窗外车声——降噪耳机似乎成了保护听力的“神器”。
但最近,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降噪耳机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增加听力损伤风险!
耳鼻喉专家郑绪亮指出:“降噪耳机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害。”为什么号称“护耳”的产品反而可能伤耳?如何正确使用降噪耳机?
降噪耳机的工作原理:科技背后的隐患
降噪耳机主要分为两种:
被动降噪:通过物理隔音阻挡外界噪音
主动降噪(ANC):通过发射反向声波抵消环境噪音
“问题就出在主动降噪技术上。”郑绪亮医生解释道,虽然它能有效降低环境噪音,但持续的反向声波会对耳蜗产生慢性刺激。
在完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主动降噪耳机,那些本应抵消环境噪音的反向声波会直接作用于内耳,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耳蜗毛细胞损伤;
耳鸣加重;听力敏感度下降。
三大使用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全天候佩戴降噪耳机
很多上班族习惯一戴就是一整天。郑绪亮医生警告:“持续8小时以上的降噪耳机使用,相当于让耳朵'加班',会加速听觉疲劳。”
误区二:在安静环境开启主动降噪
在没有环境噪音时开启ANC,那些反向声波就变成了新的噪音源。郑医生强调,这就像在安静的房间里开风扇制造白噪音,反而增加了耳朵负担。
误区三:依赖降噪耳机调高音量
研究表明,使用降噪耳机的人往往会将音量调得更高。因为当外界噪音被屏蔽后,人们会不自觉地提高音量来获得同样的听觉刺激。
科学护耳:降噪耳机的正确打开方式
郑绪亮医生建议遵循“3个20”原则:
每天使用不超过2小时
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20%以下
每20分钟让耳朵休息一下
郑绪亮医生强调:“耳鸣往往是听力损伤的第一个信号。”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就医:持续24小时以上的耳鸣;听力明显下降
耳朵闷胀感;声音失真或听觉过敏。
“我们不是要否定降噪耳机的价值,而是要提醒大家科学使用。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关键是要掌握正确方法。”郑绪亮医生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