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耳科专家分享:要当心!感冒引起中耳炎可能致聋

标签:
中耳炎耳痛流脓发热 |
分类: 健康咨询 |
最近,贵阳气温忽高忽低,此时感冒仿佛成了这个季节的“常客”。然而,您可曾知道,这看似普通的感冒,却可能悄然引发一场关乎听力健康的危机——中耳炎,一个不容忽视的“隐形敌人”。
贵阳耳科专家在此郑重提醒:感冒虽小,但可能引发中耳炎,进而威胁到我们的听力,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耳聋。

感冒与中耳炎之间有什么联系?
耳鼻喉专家介绍说,感冒时,我们的鼻腔和咽喉部位会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攻击,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而鼻腔与中耳之间,通过一条名为咽鼓管的细小管道相连。
正常情况下,咽鼓管能够调节中耳内的气压,保持其与外界的平衡。但感冒时,鼻腔内的炎症可能蔓延至咽鼓管,导致其堵塞或功能异常。这样一来,中耳内的空气无法及时得到补充,形成负压状态,进而引发中耳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渗出,最终形成中耳炎。
感冒引起中耳炎可能致聋的原因是什么?
中耳炎之所以可能致聋,主要是因为炎症对中耳结构的破坏。随着炎症的加重,中耳内的积液可能变得更加黏稠,难以排出,进一步加重中耳的负压状态。
这种持续的负压和炎症反应,会损害听骨链、鼓膜及内耳等关键听力结构,导致听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平直,更容易受到感冒的影响,因此中耳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更高,且对听力的影响更为严重。
如何治疗感冒引起的中耳炎?
面对中耳炎的威胁,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贵阳耳科专家建议,一旦确诊为中耳炎,患者应遵循以下治疗原则:
1.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局部消炎药物,以控制炎症,减轻症状。同时,患者需按时按量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2. 局部治疗:对于中耳积液较多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采用鼓膜穿刺或置管等方法,将积液排出,以减轻中耳的负压状态,促进恢复。
3. 辅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可以通过热敷、保持鼻腔通畅等方式,辅助缓解中耳炎的症状。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