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泌性中耳炎:隐形的听力“小偷”

(2024-07-12 09:41:07)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症状不明显

听力下降

耳闷

耳鸣

分类: 耳鼻喉问诊

在五彩斑斓的童年里,孩子们的笑声与探索世界的热情是最动听的旋律。然而,有一种悄无声息的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却可能悄然潜入,不经意间“偷走”了这份纯真的听力。


分泌性中耳炎:隐形的听力“小偷”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中耳内出现非化脓性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它不同于我们常听说的急性中耳炎,后者往往伴随着剧烈的耳痛、发热和耳道流脓等症状,易于察觉。


而分泌性中耳炎则显得更为隐蔽,初期可能仅有轻微的耳闷、耳鸣或是听力下降,甚至部分孩子无明显不适,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这种“静默”的特性,让它成为了儿童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之一。


分泌性中耳炎:隐形的听力“小偷”

区分关键:急性中耳炎VS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引起,细菌或病毒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导致中耳急性炎症。症状明显,包括突发耳痛、发热、耳道流脓,治疗上多采用抗生素、止痛药及耳道清洁等措施,病程相对较短。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复杂,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反应、上呼吸道感染后遗症等多种因素有关。症状轻微且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耳鸣,有时可伴有轻微的耳痛。


治疗上需根据病因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抽液、鼓膜置管术等,且病程可能较长,需耐心随访。


分泌性中耳炎:隐形的听力“小偷”

及时就医,守护听力之门


为何强调分泌性中耳炎需及时就医?


原因在于,虽然初期症状不明显,但若不及时干预,中耳积液长时间存在,不仅会影响听力发育,还可能引发粘连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


对于正处于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儿童而言,听力的损失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语言发展、社交能力和学习成绩。


因此,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听力筛查,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听力下降的迹象,如经常要求重复说话、看电视声音调大、对声音反应迟钝等。


分泌性中耳炎:隐形的听力“小偷”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耳部检查和听力评估,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记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防止分泌性中耳炎“偷走”孩子听力的关键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