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半夜喊耳朵疼,警惕可能是小儿中耳炎在作祟!

孩子半夜喊耳朵疼,有时候对你的说的话“充耳不闻”,注意孩子可能是患上了小儿中耳炎。
小儿中耳炎就像是一只顽皮的小怪兽,细菌和病毒总喜欢找上它。
刚开始它就哭哭闹闹地发出“嘶嘶嘶”的声音,让孩子觉得耳朵里住了一只调皮的蚂蚁!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儿童、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小儿中耳炎的四大特点:
1. 发生于儿童的中耳炎性疾病
2. 由病原菌感染或咽鼓管功能障碍等
3. 引起有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4. 一般预后良好
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的高发年龄段为学龄前,其中急性中耳炎多发于冬春季节,且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0%的6周岁以下儿童至少有一次急性中耳炎病史。
小儿中耳炎根据病因和起病缓急,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急性中耳炎
常常在48小时内突然发病,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经咽鼓管直接进入鼓室,引起中耳腔黏膜感染,可以继发于普通感冒,可伴有中耳积液。
2.分泌性中耳炎
又称为渗出型中耳炎,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表现为鼓膜完整、中耳积液、听力下降。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患者耳内间歇性或持续性流脓。
不同类型的小儿中耳炎,病因有所区别:
分泌性中耳炎可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等;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的急性感染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由中耳炎反复发作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小儿中耳炎的典型症状:
1.耳痛
急性中耳炎表现为夜间或睡后突发耳痛,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但分泌性中耳炎多无耳痛
2.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多为轻中度,一般不超过60分贝,患儿主要表现为日常谈话“啊啊"或经常追问“你说什么”,或看电视时音量调大,部分儿童可反应有耳闷感。
3.耳鸣
部分患儿可出现耳鸣。
4.耳溢液
急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后和/或慢性中耳炎可出现耳溢液。
5.平衡异常
个别患儿可出现行走不稳。
小儿中耳炎怎么预防?
1.小儿中耳炎可能由病原菌感染等因素引发,因此可通过调理饮食和锻炼等方式增强儿童抵抗力,从而预防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