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练习题
(2020-05-07 10:48:34)1、木石前盟(眼泪还债):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棵絳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曾用甘露灌溉絳珠草,使之得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后神瑛侍者携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宝玉。絳珠仙草为报答其灌溉之恩随之下凡,投胎为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偿还。此谓“木石前盟”。
2、金玉良缘:金主要是指薛宝钗所佩戴的癞头和尚送的金锁,玉则是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宝玉从娘胎里带来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永昌。”与宝钗金锁上刻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刚好组成一幅对联,象征他们的婚姻。
3、“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span>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span>金陵十二钗>。在脂砚斋批语的启发下,清人永忠首称这部小说为《红楼梦》,到乾隆甲辰(1784年)菊月梦觉主人序本,就直截了当用《红楼梦》作书名了。
4、贾宝玉和甄宝玉各如何评论“女儿”: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甄宝玉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比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第一回)
5宝玉取名和抓周的故事: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宝玉”。贾宝玉抓周时,贾政为了试试他将来的志向,便摆出各种物件,让他抓取。谁知宝玉别的一概不取,伸手只把那些脂粉钗环抓来。贾政大怒,说“将来酒色之徒耳!”(第二回)
6、冷子兴介绍宝玉:次年又生得一位公子,因为是衔玉而生,就取名宝玉。宝玉周岁时,摆出各种物件,让他抓取,他却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贾政认为宝玉将来必是酒色之徒。宝玉长到七八岁,虽然淘气,但却聪明乖觉,说起话来也奇怪——“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第二回)
7、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是大致介绍了宁荣二府的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二是点明了贾府现时萧条的光景和面临的危机,透露出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些为我们理解小说是写一个处于“末世”的封建家族的衰亡提供了启示。
8、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 女儿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 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9、简述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黛玉的母亲死后,贾母怕她无人照顾便接她到贾府。黛玉进贾府先拜见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等人,然后到邢夫人、王夫人房间,最后回到贾母处与宝玉相见。宝玉见黛玉没有玉,便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惹得黛玉伤心落泪。(第三回)
《红楼梦》阅读训练题
一、多选题
1.《红楼梦》的异名下列哪两个不是?( )( )
A.《石头记》 B.《风月宝鉴》 C.《太虚幻境》 D.《金玉良缘》E.《金陵十二钗 》
2.找出分析有误的两项:( )( )
A.贾府中的奴仆颇具叛逆性格的两个人是晴雯和小红 。
B.第三十九回,李纨道:“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她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这丫头指的是平儿。
C.红楼梦》是写男女私情的。《红楼梦》以前的才子佳人小说,也是描写男女私情的,所以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
D.《红楼梦》善于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写的都是作者观察得到的客观的人物。
E.第三十九回,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他”指的是赖大家的。
3.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两项是:( )( )
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同时,《红楼梦》也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
C.《红楼梦》小说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书中人物众多,事件纷繁。为了展现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曹雪芹构建了一种精致细密包容广大的布局方式,即网状结构方式。
D.曹雪芹是塑造人物的高手,在《红楼梦》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多个人物,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另外,由于曹雪芹对诗词、金石、书画、医学、建筑、烹调、印染等各门学问都十分精通,所以在描写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都真实而细腻。
E.《红楼梦》的诗词韵文,不仅艺术成就很高,更主要的大都符合人物的身分、思想气质和性格特点。如同是咏柳絮,林黛玉表现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薛宝钗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
4.有关探春改革,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
A.探春有眼光,有魄力,但庶出的地位,暂摄家政的身份,决定了她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B.探春拿赵姨娘开刀,是她不认生身之母为母女关系,投王夫人所好的最好例证。
C.探春是改革家,她可以为贾府每年省下几百两银子,但这个封建家庭的衰亡是必然的,她无法挽救。
D.探春打了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的,却得到了凤姐的微妙的赞许,可见,“反抄”不过是凤姐事先设计好的把戏而已。
E.理家的这段经历,使探春对贾府的家政痼疾了解得更深,以致“抄检大观园”时,她发展成为“看之重、言之痛、怒之深、虚之远、慷慨陈词、声泪俱下”的“反抄英雄”。
二、简答题
1.曹雪芹的身世和他创作《红楼梦》有什么关系?
答:
2.《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怎么出现的?真的是偶于鼓担上得来的吗?
3.简述黛玉的两次葬花的起因。
4.简述宝玉挨打始末。
5.简述“宝玉挨打”事件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6.“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
7.简析晴雯在抄检大观园时表现的性格特征。
8.简述《红楼梦》中某一个人物出场的情景。
9.简述《红楼梦》中一个关于林黛玉的故事。
10.选取《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作简要的人物介绍。
11.在抄检大观园事件中,园中主人主要写了谁?丫鬟又主要写了谁?作者重点设计了哪些人的反应?这样设计有何作用?
《红楼梦》阅读训练题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1选C D分析:《红楼梦》是一部中国长篇小说,写成于清朝乾隆帝中期(甲戌,1754年),《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等,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
2选C E
3选B E
4选B D
二、简答题
1.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小时侯的贵族家庭生活有助于他创作出自叙传性质的《红楼梦》;曹雪芹的家庭还是一个具有文学素养的家庭,小时侯受到的文学素养的熏陶使他能够创作出精美的《红楼梦》来。
2.由于《红楼梦》没有完成,有很多人顺着曹雪芹的思路续写,其中高鹗续写的后40回比较好。他大体遵循了曹雪芹创作,完成了《红楼梦》悲剧的主题。一个叫程伟元的出版家把曹雪芹的《红楼梦》80回与高鹗续写的后40回合在一起出版了两次,从此《红楼梦》便在中国流行起来。因此,后四十回并不是偶于鼓担上得来的。
3.答:第一次葬花黛玉认为宝玉想把落花送入池中的做法不妥,因为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会糟蹋花,于是两人一起将花葬在黛玉原来的花冢里。第二次是起因是黛玉错疑宝玉,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未发泄,又勾起了伤春愁思,于是把残花拿去掩埋。
4.答:先是忠顺王府打发人来向贾家索要戏子,接着又有贾环将金钏之死诬陷在宝玉身上,最终导致贾政惊气交加而欲将宝玉“立刻打死”,且不满小厮的力度而亲自操板,众门客无法劝阻,王夫人的哭阻也无法让其回心转意,直到贾母前来,以言语相激,贾政罢手,被打得气息奄奄的宝玉被抬回房。
5.答:王夫人先抱着板子哭着说宝玉该打,然后从贾政一贯庄重角度请“老爷自重”并以“怕老太太不自在”来要挟。无效后又抱住贾政求,说母子相依,既然要勒死儿子,她只能和宝玉一起死,并爬在宝玉身上大哭,冲突得以稍稍缓和,但王夫人看到宝玉挨打程度,悲痛下痛哭死去的长子,致使贾政落泪。
或答:贾母一来便以“先打死我”让贾政又急又痛。面对贾政的赔笑,厉声回应以自己“没生个好儿子”来讽刺贾政对自己封锁消息。尽管贾政小心翼翼赔罪,说不再打宝玉,但贾母不信,仍赌气要回南京,并以让王夫人从此别疼宝玉,以便将来“少生一口气”来表达对贾政的不满,把贾政逼得苦苦认罪。
或答贾政亦可。
6.答:《红楼梦》的《葬花吟》,吟诗是林黛玉。《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7.答:晴雯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抄检大观园时,怡红院的丫头们无不战战兢兢、俯首贴耳,任人来搜查。晴雯却出任意料,把自己的箱子往地上一倒,还顶撞了领头抄检者,以示反抗,这些充分表现出她对“主子们”的蔑视,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敢于反抗的倔强性格。
8.答:在《红楼梦》中,作者用了极浓笔调写了王熙凤的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这些突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地位和身份,刻划出她性格中泼辣的一面。
9.答:如林黛玉:宝黛初会, 读西厢,菊花社, 闭门羹, 葬花, 焚稿。如“葬花”情节:
有一次,她去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这个纯粹的误会,想不到竟严重地挫伤了她。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葬花词》。
10. 答:[薛宝钗]宝姑娘稳重大方,八面玲珑。她对不同的人自有一套不同的“社交”方式:对贾母、王夫人这样的“权威人物”,她尊重顺从;对大观园的其他姐妹,她表现出的是“宝姐姐”的稳重和宽容;对下人,她又显得平易近人,不端架子。
[王熙凤]凤姐聪明能干,管理着贾府的上上下下。她善于察言观色,也喜打小算盘,可谓“机关算尽“;她头脑灵活,点子多多,曾想出“偷天换日“的法子把宝钗嫁给了宝玉。除此之外,她也有重情的一面,对大观园里的姐妹非常照顾。
[史湘云]“史大妹妹”心直口快不拘小节,很有男儿气概。她心无城府,曾在大家对长得象林黛玉的戏子“笑而不言”时脱口而出“是像林姐姐的样儿”;她热情大方,在大家结社作诗时直抗议说诗社怎么能少了她;她快人快语,曾与黛玉和宝琴进行“对诗联句大战”。
[贾探春]探春在贾家虽为庶出,但非常聪明能干,曾以出色的能力管理过偌大的贾府。她活跃且好奇,“海棠诗社“就是在她的提议下组织起来的;她性格乐观,虽远嫁他乡仍勇敢面对,而且反过来劝慰家人。
11.答:园中主人主要写了探春、惜春;丫鬟主要写了晴雯、入画、司棋。
如探春,反应激烈,无所畏惧,义正严辞,坚决对抗,表现出敢作敢当的勇气,且相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事件对家族的影响。而惜春,则年幼执拗,始则惧怕,继则无情,二人形成鲜明对比。
其中刻画最突出的是探春和晴雯,二人均强烈反抗,但反抗实质不同。晴雯的反抗体现出一个奴才的清白无辜,自尊自重,大胆无畏,其悲剧更显示出封建大家庭的无情;探春的反抗则突出了贾府必然走向没落的悲剧。这样设计的作用之一是在对比中形成波澜起伏的动人情节。
一、判断题
觉新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与觉慧等年轻人在一起时,他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他是封建制度的继承者,也是破坏者。(错)"破坏者"应为"受害者"
2、晴雯病中连夜为宝玉补好了貂雀裘。
3、温顺软弱、逆来顺受、被丈夫虐待致死的人物是迎春。
4、王熙凤和王夫人的关系是姨侄关系。
5、《红楼梦》中第一次结诗社的地点在稻香村。错 在秋爽斋
6《家》的艺术结构类似《红楼梦》,以觉慧等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追求为情节链条,全面展示一个大家庭的衰亡过程。全书故事的展开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非常细腻深入。对
7《红楼梦》展现了贾府这一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描写了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下的历史宿命。对
8《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林黛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的一席话,表达了对宝玉的无比爱怜与关心。(错)是薛宝钗
9《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10在《红楼梦》中,除了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温顺世故的袭人,怯懦的迎春,忍辱吞声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泼辣能干的探春等。对
11巴金的《家》中,觉新是性格内涵最为复杂的悲剧性典型。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但义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忍让、顺从。为了维护封建家庭,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他终于觉醒,毅然投奔了光明。(错)觉薪并没有"终于觉醒,毅然投奔了光明"
12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她还假意笼络尤二姐,最后借刀杀人。在这个人身上,寄予了作者对她的谴责之意。对
13《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写出了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心中充满了喜悦。(错)书中写元春"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14《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错)是晴雯
15《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16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慧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人们的迫害。(错)性格特点分析有错,三人的性格特点主要是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
17、晴雯病重,宝玉前来看望她,晴雯激愤那些流言,也知自己快死了,只是紧紧地攥着宝玉的手,交给了他头发。错是胞衣
18、香菱学诗先读杜甫的诗。错
19、“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人物是晴雯。对
20、在园子里烧纸钱被人发现,受到宝玉庇护的人是藕官。对
二、以下各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曹雪芹有很多个“号”,以下不是他的“号”的一项是
2、《红楼别》最初的书名是:A、《金陵十二钗》
3、下列不属于十二钗的人物是:
4、秦可卿的丧事是由谁主持操办的?
5、在大观园里,李纨的住处名叫:A、稻香村
6、史湘云喝醉了后在石凳上酣眠,什么花瓣飞了她一身?
7、迎春的贴身丫鬟是:
8、“薄命女偏逢薄命郎”中的“薄命女”是谁?A、尤二姐
9、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写的是哪个人物?A迎春
10、“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此话是谁说的?
11、“抄检大观园”领头的下人是谁?
12、元妃省亲是在什么节?
13、贾环和贾兰分别是宝玉的:
14、“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15、袭人姓什么?
16、说话咬舌头,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的人是谁?
17、林黛玉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B
18、命途多舛,经历坎坷,从小被人拐子拐卖的人物是:A、鸳鸯
19、宝玉深深同情的夹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当中的人物是:
20、大观园里曾两次结诗社,第二次结的叫什么社?A、菊花社
1、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听的歌曲名叫__(红楼梦_).
2,“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
3,“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两句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林黛玉)之手。
4,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
5,贾府的“四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6、爆竹除旧(迎春)(打《红楼梦》人名一)
7,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两个个女子的命运.
(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 薛宝钗
8、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9,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____(千红一窟),
10、芬芳扑鼻(
11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品的酒叫(万艳同杯)。
12.宝玉掀帘一步进去,先就看见××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插着漆黑油光的簪子,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儿,葱黄绫子棉裙,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薛宝钗)
13.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嗔视有情;《红楼梦》( 贾宝玉 )
14、不是真翡翠(贾宝玉)(打《红楼梦》人名一)
1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最后一句是什么?(谁解其中味)!
16、香菱学诗,黛玉推荐她首先读的诗集是《 》。《王摩诘全集》
17、《红楼梦》二十七回在共读一部“闲书”之后,贾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黛玉读后的感受是:辞藻警人,余香满口。这部书是《
18、迎春她生性懦弱,仆人给她起的绰号是( 二木头 )。
19、薛宝钗是胎里带出的热毒,吃何种药丸?(冷香丸。)
20、焦大是哪个府里的仆人?
抢答题
1、是宝钗向宝玉说黛玉已故的事实的。
2、宝玉娶宝钗一事,是傻大姐说漏了嘴,让黛玉听见的。对
3、在海棠诗社中,“蘅芜君”是探春的别号。 错
是蕉下客
4、“只恐夜深花睡去”对应的花名签是莲花。 错
5、《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香菱。
6、《好了歌》是甄士隐在穷困潦倒中所作。 错
7、“子系中山狼”指的是贾探春的丈夫孙绍祖。 错
8、“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的判词说的是黛玉。 错(妙玉)
9、可怜秀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10、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该判词中的村妇说的是刘姥姥,巧字指的是巧姐
选择题
1、玉麒麟饰物是哪个下列那个人物的:A、宝玉
2、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是谁的诗A林黛玉
3、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B
4、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5、大观园里曾两次结诗社,第二次结的桃花社,谁是社主?
8、被宝玉邀请陪读,进家塾念书的人是:A.玉爱
9、黛玉向宝玉剖白心迹的爱情诗是:A.桃花行
10.探春对大观园的管理进行改革,其中最有创意的措施是:A.每日早晨都到小花厅会齐办事B.临寝之先,带上夜人到各处巡查一次C.免去部分重叠的开支D.将大观园承包给各位老妈管理
11
填空题
1、
3、
5、最有趣的情节是
7、《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
8、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
9、《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
10、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11、《红楼梦》有两条情节主线:一是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二是什么(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
12、《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谁
13、《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
14、诗句“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在《红楼梦》中此首诗的名字是什么?《葬花词》,
15、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16、红楼梦中袭人嫁给了谁? (蒋玉菡)
17.红楼梦中鸳鸯怎么死的?
18、红楼梦中的四大丫鬟为袭人,紫鹃,平儿,和谁
?
19、秦钟之父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____抱养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
20、《红楼梦》中涉及到贾府五代人,最后一代是什么字辈?
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主要内容:小说以贾宝玉、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 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主要事件:
1、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2、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4、刘姥姥初进大观园……
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
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
贾宝玉: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
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她恪守封建妇德,善于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相关练习: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
3、《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贾宝玉说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不同意。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
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
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 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5、《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6、《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7、贾府的“四春”分别 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8、《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人就是林黛玉。
9、请写出“金陵十二钗” 都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10、《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贾宝玉。
11、《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林黛玉,她的性格特点是: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12、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
13、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千红一窟,品的酒叫万艳同杯,听的歌曲名叫红楼梦。
14、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刘姥姥。
15、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和薛宝钗)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16《红楼梦》中最长的一 首诗是贾宝玉写的《芙蓉诔》。
17、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贾赦、贾琏。
18、《红楼梦》第六十六 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尤三姐,冷二郎是柳湘莲。
19、《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贾宝玉、林黛玉、晴雯。
20、“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2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叫曹雪芹。
22、《红楼梦》中“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描写的是(林黛玉)。
23、“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暇”指的是(贾宝玉)。
24、“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2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人物关系
贾家奴仆
宁国府
1.贾珍—尤氏:茄官、银蝶儿、万儿、来升、喜儿、寿儿、栓儿
2.贾惜春:入画、彩屏、彩儿
3.贾蓉—秦可卿:瑞珠、宝珠
4.未具体标明哪房的:焦大、王兴、潘又安
荣国府
1.贾母:鸳鸯、文官、琥珀、蕊珠、翡翠、玻璃、傻大姐、鹦鹉
2.贾赦—邢夫人:秋桐、费婆子、王善保家的(陪房)
3.贾政—王夫人:金钏、玉钏、彩霞、彩云、彩鸾、绣鸾、绣凤、小霞、周瑞、周瑞家的(陪房)
4.贾宝玉:袭人(蕊珠)、晴雯、麝月、秋纹、碧痕、春燕、四儿、芳官、茜雪、佳蕙、坠儿、檀云、绮霰、良儿、媚人、墨雨、紫绡、李嬷嬷(奶母)、宋嬷嬷(仆人)、茗烟、扫红、锄药、伴鹤、李贵、扫花、引泉、挑云、双瑞、双寿
5.贾琏—王熙凤:平儿、小红、丰儿、彩明、彩哥、来旺妇(凤姐陪房)、昭儿、旺儿、隆儿、兴儿、庆儿、善姐、王信、林之孝、林之孝家的、赵嬷嬷(贾琏奶母)
6.贾元春:抱琴、青芸、琴韵
7.贾迎春:司棋、绣橘、莲花儿、柱儿妈(奶母)、柱儿媳妇、王善保家的(司棋姥姥)
8.贾探春:侍书、艾官、翠墨、小蝉
9.贾惜春:入画、彩屏、彩儿
10.李纨:素云、碧月
11.林黛玉:雪雁、紫鹃(鹦哥)、春纤、藕官、王妈妈(奶母)
史家奴仆
史湘云:翠缕(缕儿)、葵官、周奶妈
薛家奴仆
薛姨妈:同喜、同贵
薛宝钗:莺儿、文杏、蕊官
薛蟠—夏金桂:宝蟾、小舍儿
香菱(甄英莲):臻儿
薛蝌—邢岫烟:篆儿
薛宝琴:小螺、豆官(豆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