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
(2019-03-19 08:53:20)分类: 教学设计 |
圆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85~86页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1. 通过导学单课前自学,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画圆、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知道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应用圆的主要特征解释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应用圆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等。
学具准备:导学单、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课前:同学们,离上课还有几分钟,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用“导学单”自学的成果。)
一 、在欣赏生活中的圆时生疑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圆吗?圆,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先来看两幅图片,说一说,圆在哪里?
生答1:汽车的车轮;
2师:“学贵有疑”,看了这两幅图片,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吗?
预设:车轮为什么都设计成圆形呢?设计成正方形或其它形状行不行呢?水滴落在平静的水面产生的涟漪(或波纹)为什么是圆形而不是其它图形?
3师:你们能从平常的生活现象中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说明很有创造发明的潜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重新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在反馈学情中完善认知
1师:自己会用圆规画圆的请举手。都会了,那,谁来教我画个圆。先说说画圆的步骤。第一步:将圆规两脚分开,定好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板书:定长);第二步:将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上(板书:定点);第三步:用手捏住圆规把柄(头部),将装有铅笔芯的另一只脚在纸上旋转一周(板书:旋转一周)。怎样才能用圆规画出一个标准的圆?在画圆时,你们有什么要特别提醒我注意的地方吗?生:针尖不能移动;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
2师:好,现在我按你教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3师:用圆规画圆的本领,你们确实掌握得很好!不仅自己会画,还能教别人画,你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真强!我想,圆的相关知识:圆心、半径、直径、对称轴这些知识,你们肯定也都会了,不需要我教了,对不对?(板书:圆心、半径、直径、对称轴)
那好,下面我就将讲台交给你们,谁先到前面来结合黑板上的圆,给我们讲讲圆心?生: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谁还有补充吗? 师:你来请一位。(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叫圆心;圆的中心;用字母O表示)
4师:半径是怎样的一条线段?谁能到前面来画一画,再讲一讲(画线段并用字母r表示;不同说法说定义)。生: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谁还有补充吗?(师:半径是怎样的一条线段?有不同说法吗?)
师参与互动:这条线段是半径吗(圆心到圆外一点的线段)?为什么?这条呢(圆心到圆内一点的线段)?为什么?
5师:直径是怎样的一条线段??谁能到前面来画一画,再讲一讲(画线段并用字母d表示;不同说法说定义)。生: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谁还有补充吗?(师:直径是怎样的一条线段?有不同说法吗?)
师参与互动:谁还有问题要他吗?这条线段是直径吗(圆内画一条不经过圆心的线段)?为什么?这条呢(画一条对称轴)?为什么?
6师:关于圆的对称轴知识、对称轴与直径的关系?谁能为大家讲一讲?(是,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不是它的直径)生: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谁还有补充吗?
师参与互动:你是怎么知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的?我刚才画了1条对称轴,你能指给大家看吗?在这条对称轴上有1条直径,你能指一指是从哪儿到哪儿吗?
谢谢你,大家用掌声欢送他回座位。
7. 师:圆的半径和直径还有哪些知识?谁来继续讲讲?(板书:无数条,都相等,d=2r或r=d/2)
(1)师:在一个圆内,半径有无数条。你是如何知道的?还有其它想法或理由吗?
(因为圆上有无数个点,所以半径可以画无数条;在圆内画半径,画不完;将圆对折,再对折,发现的;因为直径或对称轴有无数条;)
(2)师:半径长度都相等,你是如何知道的?(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变;测量长度发现的;因为圆心是圆的中心点,所以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肯定都相等)
(3)师:在一个圆内直径有无数条。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其它想法或理由吗?
(通过画不完知道的;因为半径或对称轴有无数条;通过对折知道的)
(4)师:直径长度都相等,是半径长度的2倍,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其它想法或理由吗?
(测量长度发现的;因为半径长度都相等,而每条直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感谢你的讲解!让我们对半径、直径的认识更全面了。将掌声送给这位同学。
三、在比较中发现圆的特征
1师:经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圆的认识丰富了许多,要圆满地回答课前所提的问题,就要知道圆和其它平面图形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便于大家发现圆的特征,先将圆形和其它的平面图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1)正三角形 (2)正方形(3)正五边形(4)正六形(5)圆(6)椭圆
现在你发现圆有什么特点?
预设:(1)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2)圆没有顶点和角;(3)圆的半径都相等(也就是中心点到图形边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4)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2师:这些都是圆的特点,但是,在这些特点中只有圆有,而其它图形却没有的才是圆的特征,圆的其它特点都可以由它衍生而来。想一想,圆的特征是什么?在小组内和其余同学讨论一下。
生:圆的中心点到图形边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出示投影,验证)
3师:知道古人是怎么说圆的特征的吗?(板书:圆,一中同长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一中”指什么?生:一个中心点,圆心
师:什么“同长”?生:半径的长度都是一样的!
4师:“圆,一中同长也”,是墨子说的。墨子的发现比西方希腊的数学家欧几里得给圆下定义早了一千多年。
生:(惊叹地)哇----
5师:你们也很了不起,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发现了圆的特征。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学着以古人的样子读一读这句话。
四、在释疑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师:现在我们来解释车轮为什么都设计成圆形,不设计成其它形状呢?先请大家看这幅图片。这三辆车,车轴分别装在圆形、正方形、椭圆形车轮子的哪里?猜一猜,坐在三辆车上向前行驶,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动画展示:圆形车轮、正方形车轮、椭圆形车轮滚动
2师:在小组内讨论:为什么第一辆车坐着会很平稳?后面两辆车会很颠簸?
生:因为圆形车轮是“一中同长”的,所以车轴离地面距离不会变,会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而其它两个图形车轮不是“一中同长”的,所以车轴到地面的距离会变化,忽上忽下,坐车的人就会感到很颠簸。
3师:关于车轮,你还能想到什么问题?
(1)如果圆形车轮的车轴不装在圆心处,你猜它还能平稳运行吗?来看一个动画。想一想,为什么不能平稳运行了?
(2)如果将车轮设计成正方形或其它图形,它一定不能平稳向前滚动吗?(生:将路面设计成凹凸不平的。)师:你的想法真有创意,来看一段动画,是这样的路面吗?其实这样的车轮和路面在很多科学馆中都有,上周六我在常州市星河小学的科学馆参观时就骑车体验了一回,还拍了一个小视频,你们想看吗?以后你们到科学馆游玩,也可以去体验一番。
师:看来,车轮设计成正方形也是可以平稳滚动的,但为什么生活中不这样设计车轮呢?(这样的话路就比较难修了,而人行走在这样的路面上也会一脚深、一脚浅,很不舒服)
4师:再来思考,水滴落在平静的水面产生的涟漪(或波纹)为什么是圆形而不是其它图形?谁能解释呢?
师引导:水滴落在平静的水面形成波纹,波纹向水面各个方向传播速度是怎样的?再想想圆有什么特征和它是吻合的?
生:因为圆具有“一中同长”的特征,而其它图形不具备这样的特征,所以波纹是圆形的,不是方形的。
五、在应用中升华对圆的认识
1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用圆规可以很方便地画出圆,而手拿笔直接画圆,却难以画成一个圆呢?
2.生:而手拿笔画圆时,不能保证每一处到圆心的距离保持不变。而圆规画圆时,因为圆心是固定的,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这样画的图形符合了圆的特征“一中同长”,当然就是圆了。
3师:下面,我要考考你们画圆的本领了:
(1)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并画出一条直径,注明d =4厘米,用字母“O”标出圆心。
出示:两个不同的圆。师:刚才巡查时,我发现画出大圆的同学是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4厘米,画出小圆的同学是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2厘米,到底谁画的是对的呢?为什么?
感谢两个同学不一样的作品,让我们牢牢记住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2)体育王老师组织学生做游戏,要在篮球场上用粉笔画一个半径是10米的大圆,怎样才能画出来呢?小组商量一下。
预设:a.拿一个大圆规。师:可是没有这么超大的圆规,即使有,谁来画呢?超人吗?
师:出示图片,是这样吗?可行吗?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4师:不是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什么现在没有圆规也画出了圆呢?
生:因为确定了圆心和半径。生:这样画和圆规画圆的道理是一样的。
5师:是的,其实这样画圆,仍然遵循了画圆的规距,就是确定圆心和半径,因而能够画成圆。所以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其实还是对的,不遵循画圆的规距就画不成圆。圆有圆的规距,方有方的规距,做人有做人的规距。
六、在寻宝活动中向三维空间拓展
1师:再来看这个问题,小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这样一张纸条---“宝物在距离你左脚3米”。出示图片
现在拿出你的练习本,在纸的中间点一个点代表小明的左脚,想一想:宝物可能在哪儿呢?如果用1厘米表示1米,请在纸上表示出宝物的位置。
2师:刚才,我转了一圈,大家都在纸上画了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来表示宝物的位置。看来,同学们对圆,真的有了更高水平的认识,真好。
3师:可是,同学我要告诉你,科学家们在研究问题时还喜欢追问这个问题:“一定是这样的吗”,请你再看这幅图,想一想,宝物一定是在以左脚为圆心,半径是3米的圆上吗?
等一会儿,出提示画面:半个西瓜图片。你能从这个图片得到启示吗?
生:宝物可能在地下、在西瓜皮上;
生:宝物可能在上面,在树枝上;
生:宝物在以左脚为球心,半径是3米的球上。
师:是啊!现在看,圆是“一中同长”的,球也是“一中同长”的。圆和球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生 :圆是平面图形,球是立体图形
师:说得真专业!关于球,到了高中,你们会进行深入的学习。
七、在欣赏中孕伏研究的内容
师: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圆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既是美的使者和更是智慧的化身,如果你在欣赏圆时,爱追问,为什么是圆呢?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质疑的眼光再欣赏几幅图片。
出示:1圆形阴井盖、2.方形阴井盖3转盘绿岛、4飞镖靶子、5饭店的大圆桌、6篮球比赛开球画面。
师:课后,你们可以选择身边的圆来研究,可以上网查阅相关知识,研究所得还可以写成小论文,在班级交流或向小学生数学报投稿哦!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