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数学区自然材料投放与运用的趣事(沈华娟)
(2019-12-22 15:42:48)分类: 课题总结论文 |
数学区自然材料投放与运用的趣事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数学活动材料是儿童获得数学概念的物质基础,幼儿就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
关键词:自然材料
(一)自然材料的选择投放
所谓 “自然材料”, 并非指专门为幼儿游戏而存在的材料,是指:自然界随时可觅的一切,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它包括:
1.水果及其他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2.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残留物。如:贝壳、羽毛、蛋壳、骨骼、珊瑚。
3.其它类:如:沙、石等。
由于这些物品取之于自然,因此混有各种杂物,要把它们作为操作材料,还必须经过选择、处理,以保证幼儿操作时的安全、卫生。在幼儿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有着许多信手拈来的自然材料,例如:水果及其他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这些材料有的具备促进幼儿数概念发展的价值,如运用各种豆子进行点数、计数;有的具备量的概念,如运用树叶进行比较长短、比较大小的活动;还有的具备促进幼儿发展逻辑关系的价值,如根据种子的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排序、对应、模式排列活动……利用这些自然材料所隐含的数学属性,可以帮助幼儿建构丰富的的数学概念,但过去因为没有进行合理而又系统的归类、设计,这些自然材料的价值并不为大家重视,为此我采取了以下方式,对幼儿生活环境里的自然材料进行了挖掘。
(二)分析具有数学教育利用价值的自然材料
首先我根据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内容的四大体系:数的概念、量的系列、空间关系、逻辑观念。将自然材料的数学教育价值进行了梳理和归类。
1.在发展数的概念方面:
一颗大树上面有许多苹果;一碟花生可以分给许多人吃;数贝壳、小石头、树叶;翻树叶,7片树叶有几片正的、几片反的;找花瓣,使两朵花的花瓣合起来总数是7;原来有几个水果,妈妈又买了几个总共有几个;原来有几根羽毛,被吹走几根还剩几根。
2.在发展量的系列方面:
《比大小》桔子、树叶、贝壳、石头等都可以用来比大小。
《长短排序》用小木棍进行长短排序效果最好不过了,但若能收集到合适的羽毛、骨骼等也是非常不错自然材料的。
《自然物测量》测量一颗小树树干的高度;测量一块砖的长度。
《比多少》比比杯中的黑米和碗中的白米哪个多;比比红豆和花生的数量哪个多。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表现。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越多样,越有助于促进幼儿思维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概念的建构,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而自然物和废旧材料是最廉价最实用的区域活动材料。
在材料收集过程中,我通过各种渠道,如教师鼓励/引导幼儿收集、教师自己有目的的收集、请家长配合收集等,即方便、又快捷,为我们开展区域活动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1.幼儿自主地收集自然材料。
随着幼儿自身的成长、经验的增多对自然材料的关注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大班的小朋友往往不满足于老师的提示,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喝完钦料会把瓶子留下,可以比大小、长短、粗细;去马路上散步会收集各种各样的落叶;今天,这个小朋友带来了土豆,明天,那个小朋友收集了瓜子壳,他们看到什么收集什么,收集材料成了他们的乐趣。
2.引导幼儿收集自然材料。
幼儿在收集自然材料时因为对收集的目的不明确,所以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或困难,收集的效果不太好。如果教师有机会带幼儿外出,那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一定的收集是非常好的时机。让幼儿知道收集哪些材料,都用来做什么,该如何收集等,并在收集的同时进行指导,这对幼儿以后的独立收集也是有帮助的。我园周边有树林、农田、漂亮的小区,每散步,就会带着幼儿来到室外采集自然物,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在老师的提示下会收集许许多多的材料,常常多的拿不了,都要带上几个大袋子才行。捡来小石头、小树枝当成计算材料;小石头染色,当成飞行棋子;捡到的树叶进行分类;在贝壳上画上各种几何图形---孩子们在随心所欲的玩乐中得到了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也增加了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幼儿的礼物,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游戏区域。而且《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基于这些认识,我从实际出发,经常带领我班孩子去大自然中寻找各种可以运用的数学操作材料。
(四)自然材料在数学区投放与运用过后的反思
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幼儿充分发挥了主动性,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通过操作幼儿具体地理解了数学概念,直觉地体验到物体的形状、数量以及它们的关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构建起初步的数学概念,促进思维活动的发展。
在幼儿数学操作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参与操作的兴趣,探索与操作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作为一线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为幼儿找到丰富、有趣、操作性强的材料,通过多种形式运用到各个区角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