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石头

分类: 课题总结论文 |
神奇的石头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缘起:春天在哪里,在鸟语花香里,在春风细雨里,在孩子们的眼里和心中,孩子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探寻着春天的足迹,近日与爸爸妈妈公园游戏、奥体小区里散步时,发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头。石头有什么用呢?可以怎么玩呢?我们就将它投放在科探区中,让孩子们去自主探索。……幼儿对石头的好奇引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探寻石头秘密的心情是那样迫切,何不顺应他们的兴趣,和幼儿一起来探访身边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石头。于是“神奇的石头”班本课程应运而生啦!请跟随我的镜头起来看一看吧!
第一篇章:寻觅,走进石头的世界
1. 问卷调查,开启寻石之旅
课程开展前,为了充分了解幼儿对石头有多少生活经验,我们设计了《我知道的石头》问卷调查,围绕“你在哪里见过石头?”“你见过的石头是什么样子的?”“石头可以怎么玩?”“石头的作用”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调查。结合调查表,幼儿在家中、路边、小区、公园开启了一场觅石之行,反馈来的调查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有的说 :“我在燕山公园里发现了石头,圆圆的像必胜客的比萨。”有的说 :“我在天目湖湿地公园发现了石头,它还会滚动呢!”还有的说:“有的小路是用鹅卵石铺成的,数都数不过来!”幼儿积极踊跃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发现,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石头发布会啊。
2. 多方搜集,见证精彩故事
石头大搜集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幼儿带来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每个石头背后都见证了一个精彩小故事。
小石说 :“这可是我奶奶从稻田里找到的”。
小蒋说 :“这是妈妈从路边找到的。”
小吕说 :“这是我妈妈到南京出差时带来的雨花石。”
小王说:“石头可以用来生火,煮熟食物”,这一切都太神奇了!
师:现在,石头来到我们中二班,那么石头可以怎么玩呢?
3:在沙地里拼动物石头不会滚掉。
9:石头可以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8:摆成植物动物石头画。
33:石头变变变成一个大象石头造型。
36:可以拼出怪兽和奥特打架石头建构。
35:我的石头可以变变变处成小青蛙
10:拼小动物,不用其他工具用想象的法可以自己做
24:可以搭一个小汽车这样我就可以到多地方去
34:我知道石买可以拼
18:可以变成一个兔子
20:可以变小,还能摆……
孩子们还知道石头有特异功能,如:会发光的石头,最软的石头,会浮起来的石头等。就这样,各种各样的石头就在我们班安家落户啦!
第二篇章:开心,探索石头的奥秘
1. 丰富体验——石头秘密多
幼儿对石头的喜爱之情、探究之趣不断加深,我们创造机会,让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来发现、交流石头的秘密。在丰富的课程中,石头被赋予了生命,幼儿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科学活动《有趣的石头》与幼儿一起讨论石头来历、形状、花纹、作用。祖先最开始使用的工具,现代人有饰品、建筑、路等可制作成铅笔。探究石头的形状?幼儿自主选择了喜欢的形状,开始探究,方的、圆的、三角形的,一张张记录表记载了不同的发现,小石说 :“方形石头滚动时一高一低的。”小吴说 :“三角形石头滚动起来不平稳。”通过操作,幼儿自由地交流着,并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发现,得出探究结论 :原来,方形和三角形都有边和角,在转动时会颠簸,只有圆形石头滚动起来最快。“
活动中幼儿观察着石头,他们发现,石头外面都会有黑色的线条,用手摸一摸,发现,石头上的花纹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波浪线,还有双层线像千层饼。“这些花纹的作用是什么呢?”“是为了美观吗?”幼儿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正确答案是什么呢?通过视频了解,幼儿知道了石头花纹的秘密,石灰岩为主的石头(大理石也是),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看这些纹路,似乎是水蚀的结果。就是雨把石头淋成这样的。碳酸钙微溶于水。当雨水接触到石头时,其中的碳酸钙就会多少溶解一部分,久而久之,石头表面就有沟槽了。沙漠中雨水少,沟槽就细而密。如果是在雨水多的地方,沟槽就会粗大而稀疏了。回到家中,幼儿跟爸爸妈妈讨论着,班级微信群里,幼儿的话题更是离不开石头上的花纹。
绘本《神奇的石头》中,幼儿欣赏着优美的故事,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体验了帮助别人自己也能收获快乐的情感。
美术活动《石头的花外衣》中,幼儿更是脑洞大开、创意十足,有的小朋友给石头涂上五彩的颜料,画出一条条五彩的花纹 ;有的小朋友们在石头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我的朋友”“小鸟一家”“春天里”等等;有的小朋友用不同的石头蘸上颜料在报纸上、纸箱上、宣纸上组合拓印,创作出一幅幅印象派画作。
音乐游戏《剪刀石头布》初步尝试与同伴间的合作学习与游戏,增进与同伴间的合作协调能力。
体育活动《蚂蚁妈妈建房子》,小动物们绕过小树林、走过草地,帮助蚂蚁妈妈运石头,这么多石头怎么才能运得又快又多呢?小伙伴们互相讨论,反复实践,终于找到了最省力高效的办法——请独轮车来帮帮忙。
2. 区域游戏——石头嬉戏乐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游戏无处不在,那么,围绕石头,我们又开展了哪些区域游戏活动呢?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去看一看吧。科学区:几个小伙伴铺好轨道,他们在探索什么呢?开始、预备,看谁的石头滚得远。聪明的乐乐转变了战术,把轨道倾斜过来,小伙伴们惊奇地发现,他的车子跑得最快,秘密只有亲自动手试一试才能找到答案哦!《石头的纹路》幼儿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幼儿边玩边获取新知,原来石头的表面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可以成为艺术品展览收藏,使人们愉悦心情,提供分享交流的机会。益智区里给漂亮的石头排序,这可是有一定规律的,你发现了吗? 美工区:幼儿正相互欣赏自己设计的奇妙花纹呢。阅读区:增加好多有关石头的绘本,有《一块有魔法的石头》《好神奇的小石头》《石头汤》,幼儿在这里阅读着、分享着石头的秘密。户外活动 《小蚂蚁运粮》,小朋友背着篮子装好几块石头, 把“粮食” 运到外婆家,感受与同伴互助的欢乐之情。亲子活动 :家长跟幼儿一起利用废旧材料,装饰各种石头,摆石头造型讲述其中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作品,汇集了深深的亲子情。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获得了发现的惊喜与制作的快乐。教师即时捕捉精彩画面,定格住幼儿快乐游戏时的缩影。想象无极限,创造应有痕,他们都成为了不起的创意大师,享受着石头带来的精彩与幸福。
第三篇章:点滴,感悟课程的收获
在这三周的课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石头”课程蕴含着多重价值,植根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做主角,自主推进课程的进程,这样的美,这样的趣,让我们和幼儿一起收获着、成长着。
1.源于生活,探究之旅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活动资源。“石头”在幼儿的生活中是常见之物,具有可研究的价值,因此,围绕主题,我们与幼儿一起开启了一场精彩的探究之旅,幼儿在动手实践、自主操作中获得了关于“石头”的相关经验,使其主动走进探索的世界,唤起已有经验,充分享受到活动的趣味。
2.精彩游戏,妙趣横生
陈鹤琴先生说 :“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只有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奇异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情境,才能吸引幼儿的眼球,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通过形式多样、妙趣横生的活动,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自然而然地参与其中,观察、想象、交流、实验、发现与表达,视、听、做、思巧妙结合,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的探究愿望,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3.家园合一,课程绽放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班的王逸涵的爸爸是警察,他对石头的相关知识较为丰富,他来到幼儿中间,通过一个个简单有趣的小实验“乌鸦喝水”,拓展了幼儿对石头的认识。在今后的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继续充分开发家长资源,做到家园合一。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和幼儿一起去探究、发现,关注幼儿的兴趣点,课程就像小树丫一样越来越茂盛,但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发现许多不足,比如每个支点的探究做得还不够透彻,在以后的课程中,老师可以抓住一个小的切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幼儿可以获得更多相关经验。
结束语:
神奇的石头承载着幼儿积极探知世界的热情,蕴含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愿孩子们像五彩的石头一样,快乐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