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诗不可凑泊

(2020-07-30 11:39:52)
标签:

文化

诗词

写诗不可凑泊

/雪岭

 

诗是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表达并渲染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写诗往往是作者胸中蓄有感情,勃然不可遏制,发而为诗。然而在创作实践一些初学者常因格律和立意限制,没有打开思路,或者格律音韵受到束缚,难以表情达意于是生硬拼凑勉强凑合成诗。诗论家谓之凑泊”。

凑泊”,语出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寂禅师》:我今分明向汝说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 原是佛教禅术用语,意为生硬的结合在一起。后来诗论家将凑泊一词转用于评论诗歌创作和鉴赏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羚羊挂角的典见于《传灯录》卷十六:道膺禅师谓众曰:如好猎狗,只解寻得有踪迹的;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意思是羚羊夜间栖息,为防其他野兽侵害,以角挂树枝而眠,树上不留一点爬行的痕迹。严羽"以禅喻诗",认为优秀诗歌的语言必须自然天成,不落斧凿痕迹,诗的意境超脱自然,融于语言形式之中,如羚羊挂角,不留痕迹。高妙处透彻玲珑,难以直接把握,好象空中的音响,形貌的色采,水中的月亮,镜中的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元代的杨载在其《诗法家数》中说:诗要首尾相应,多见人中间一联,尽有奇特,全篇凑合,如出二手,便不成家数。  清代诗人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创作应该抒写性灵,不可敷衍凑拍”。在《随园诗话》中说:敷衍凑拍,满纸浮词,古名家断无此种。袁枚批评为作诗而凑韵,说“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凭吾所选,尚有用定后不慊意而别改者;何得以一二韵约束为之?既约束,则不得不凑拍;既凑拍,安得有性情哉?”(《随园诗话·卷一》)袁枚还转引宋人杨万里的论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杨万里此处所说“格调是空架子”,并不是说格律是空架子。古人所说的“格”其实是意。“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空海:《文镜秘府论·论文意》)格可以看作是一首诗的立意。律是声律,可以理解为格律诗的平仄、对仗、黏连等规则。格与律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所谓“空架子”,诗中是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读者味同嚼醋,感受诗歌的艺术美感。古代诗论家从严羽、杨载到袁枚,他们所反对的凑泊主要是诗歌作品生硬拼凑勉强凑合作者心灵与客观反映对象没有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没有达到物我和一的境界。

凑泊形式,诸如凑字、凑韵、凑声调、凑平仄、凑句,甚至凑篇。当今诗坛,凑泊””之弊相当突出。每天打开电脑或手机,就会看到很多“诗人”在那里或豪言壮语,战天斗地;或超唐迈宋,欺苏压李;或倚红偎翠,悲金悼玉;或吟风弄月,酒品茗无论是纸质诗刊还是网络诗坛,充斥着"系莲舟""弄玉笛""轻罗小扇"“宝马雕鞍”之类无病呻吟的的文字。至于凑字、凑韵、凑声调、凑平仄、凑句而成的“诗词”俯拾皆是。许多即兴式、随意性的文字占据网络诗坛,把传统词引入了快餐文化的列车。有些诗词作品,本来有很好的主旨、意趣,但为了凑平仄、凑押韵而不得不用生僻字,甚至自造词语,读起来生硬拗嘴,晦涩难某些“诗词”作品字词生僻、晦涩、拗口,甚至难认、费解,让人看懂都很困难,又怎能与人交流、沟通呢? 诗,是心灵之产物。诗者,缘情而发,源于尘世,达于尘世,情感思维之所然也!唐人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应有感而作而不是堆砌词藻,无病呻吟,生拼硬凑。写诗之前要问心,倘无真情实感,何必急于凑泊成诗呢。

2020729日星期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