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表演区观察记录表(史春香)

(2019-06-13 13:46:54)
分类: 研究案例

表演区观察记录表

日期

2019.6.5

时间

起始时间:10:20

结束时间:10:40

观察者

史春香

幼儿姓名

王艺璇(女)

幼儿年龄

5

环境与材料

环境:阅读区中子版块表演区

材料:各种动物头饰、故事背景板。

预设玩法:自主选择动物角色进行表演游戏,可表演已知故事,也可自主创编情境。

观察目的

1.能自主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2.能口齿清楚地复述简短的故事。

实录

情景一(10:20--10:28

王艺璇和同伴A在表演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王艺璇戴着袋鼠头饰模仿袋鼠跳,同伴A选择了大黄狗的头饰,学着大黄狗的动作,两人走了几圈之后,又喊了几个同伴加入他们的游戏。幼儿B选择了小鱼头饰,幼儿C选择了狐狸头饰,幼儿D选择了老虎头饰,几人开始商量玩什么游戏。A说:“我们再来玩《饥饿的狐狸》的游戏吧。”得到几人的同意,但扮演狐狸的幼儿C不愿意,于是退出来游戏。随后王艺璇说:“没有狐狸了,谁想来偷东西呢?”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王艺璇又说:“老虎吧,老虎最凶了,让他来偷东西。”于是A指挥老虎去角落躲着准备。

情景二(10:28--10:35

游戏开始了,当老虎D偷食物被发现了时,大黄狗A勇敢地站出来,而袋鼠(王艺璇)则很快躲到大黄狗的身后,小鱼B也做出保护动作。 但很快几人又觉得没意思,结束了游戏。教师介入:“我们还学过什么故事呢?也可以表演其他的故事,还可以自己编故事呢。”幼儿D指着用作隔断的屏风上粘贴的图片说:“我们玩这个吧,《好饿的毛毛虫》,这个故事我会。”但大家并没有理会,幼儿D也就放弃了,去了其他区域。此时王艺璇走向头饰区说:“我再去看看还有什么动物,我们玩别的吧。”                                            

情景三(10:35--10:40)

幼儿E又来到表演区,在头饰中挑选了需要的动物燕子,王艺璇蹦蹦跳跳地说:“E和我们一起玩啦,他是燕子哎,他会飞呢,你来追我们吧。”E表示了无奈:“好吧。”于是4人开始了追逐游戏。游戏中王艺璇一直蹦蹦跳跳地躲闪燕子,还不时提醒同伴小心。玩了一会大家又没兴趣了。教师再次介入:“可以多邀请同伴一起玩,大家一起出主意哦。”于是几人又喊来更多同伴,重新选择了动物角色,而王艺璇仍旧是袋鼠头饰。

分析

1.根据《指南》语言领域3-4岁幼儿的发展目标,该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2.实录中王艺璇从头至尾都坚持选择袋鼠这一角色,并且时时表现出袋鼠的动作形态,说明王艺璇有一定的角色代入感,对于自己选择的角色能够投入表演。在情景一中,王艺璇能尊重同伴的意见进行游戏,在出现的问题后,能及时思考,有方法解决,再次投入游戏中。情景二中几人玩的失去兴趣时,教师及时介入,提醒幼儿使用故事背景板,但并没有激发幼儿的兴趣。王艺璇没有放弃,决定先去看看动物角色再思考玩什么游戏,说明她能在游戏中自主选择所需材料,对游戏有自己的想法。情景三中王艺璇为同伴E定下了角色,以及游戏内容,开始了新的游戏。在教师再次介入后,其他同伴重新选择动物角色,王艺璇仍坚持自己的选择,表现出对角色的执着,立场坚定。

3.思考:教师介入的两次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帮助到幼儿的游戏,幼儿总有自己的想法,作为教师,在此类表演游戏中该以什么形式在什么时机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下一步策略

1.鼓励幼儿积累更多故事情境,让他们在表演时有更多选择,而非局限于几个故事中。

2.教师以角色介入,与幼儿一起游戏,融入游戏中能更好地推进游戏的发展。

3.提供故事相关的道具、头饰,或是特别的服饰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