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案例:乌鸦喝水(蒋雯)
(2019-06-13 13:44:46)分类: 研究案例 |
观察记录类别:自主性
观察老师:
观察日期:
好奇心和进取心驱动着幼儿每日不断地探索着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幼儿可以在自己做出选择、计划和决定的过程中激发自主意识,这能够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认识周围环境。通过不断地自我探索,幼儿逐渐树立自信心和独立意识;随着幼儿的自主发展,他们渐渐地具备了自主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的能力,在遇到困难时也会主动与他人合作。
参与游戏的水平:
水平一:幼儿参与探索性游戏。
水平二:幼儿使用材料制作物品。
水平三:幼儿参与单人角色游戏。
水平四:在和其他幼儿一同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提出自己的想法来影响游戏的进行。
水平五:幼儿加入其他幼儿正在进行的、有规则的游戏。
观察对象信息 |
|||||
儿童数量:2人 |
|
||||
儿童代号: |
思妤 |
一恒 |
|
蒋老师 |
|
年龄: |
4岁 |
4岁 |
|
||
性别: |
女 |
男 |
|
||
观察背景 |
|||||
“科学小游戏:乌鸦喝水”材料投放进科探区,就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但是,由于只有一个瓶子,很快小朋友们就在瓶子里装满了石子。今天,老师提供了人手一只瓶子,材料准备足够,便于幼儿个别操作。当一恒放进一块大石子的时候,他歪着小脑袋观察发现“水上来了”,这说明他发现大石头和小石子放进瓶子里是不一样的,但是小孩子动手操作的兴趣远比引导观察发现要有趣多,所以他又继续不停地投放石子了。这个时候,我认为不能让孩子像昨天那样放石子直至水满出。于是,提供了滴管,鼓励幼儿用滴管伸进瓶口来取水。从而逐步引导幼儿发现需要放多少石子,就能取出水。
|
|||||
观察记录 |
|||||
10:10左右,科探区已经进来了4位小朋友。他们先各自挑选了一个装有颜色水的透明瓶子。一开始,几个人相互认识、比较着颜色,“我是红的”,“我是蓝的”,“我的是粉红色的,最好看。”3分钟后,一恒问:“老师,昨天的小石子呢?我要把我的颜色水拿出来画画。”我指了指柜子说:“需要什么材料,可以到材料库里找一找。”一恒和思思找到了小石子,并端到了桌子上。大家开始把石子投放进瓶子里。一恒拿到了一块稍大的石子,放进瓶口的时候卡住了。一恒重新换了个面,这次石子掉了进去,并且发出了“嘭”的一声。他歪着小脑袋看了一下瓶子里的说:“哦,我的水上来了。”他还和旁边的思思比了比,“哈哈,我的水比你的多。”接着,又放进一个石子,一个石子。 10:25,,我在桌上投放了滴管,一恒问:“老师,这时什么?”我说:“这个叫滴管,它可以像乌鸦的嘴那样伸进瓶口来喝水哦!”一恒拿了滴管,戳进瓶口后问:“怎么喝水呀?”我回答:“这个要你们自己去试喽。”一恒试着摇滴管,往下塞滴管,可都没有用。无意间捏了一下滴管,蓝色的颜料水就吸上来了,一恒兴奋地说:“我喝到水了,我喝到水了。”旁边的思思也用滴管吸到水,但她一不小心又把水捏进了瓶子里。思思笑了,说:“我的水跑掉了。”一恒看见材料库里的小杯子,就拿了一个过来,把刚才吸到的水,挤进了杯子。思思和其他几个小伙伴都跟着找来小杯子,玩起了吸水、挤水的游戏。游戏时间结束了,几个人才依依不舍地收拾材料。
|
|
||||
观后评议 |
|||||
从一恒、思思等几个小朋友今天游戏的情况来看,他们注意力集中,游戏持续时间长,游戏的积极性强。但是,游戏水平还不高,游戏经验需要提炼。 1.在游戏的分享环节,让一恒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发现,让其他幼儿借鉴其成功的经验。 2.提供贴纸,鼓励幼儿在瓶子上做标记,水位上升到哪个位置就能喝到水了。通过实验、讨论,不断提升游戏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案例中的幼儿已达成水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