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史记》范睢、蔡泽

标签:
历史史记范睢、蔡泽 |
分类: 浅谈史记 |
浅谈:
范睢和蔡泽都是战国末期秦国的丞相,同样是从辩士出身,在出任秦国丞相之前都有过一段坎坷的道路。范睢在魏国被魏齐屈打几户致死,蔡泽游说诸侯四处碰壁,但他们却没有因此气馁,凭着能言善辩和足智多谋成为秦相。
范睢在外交上采取远交近攻得策略,在国内打击外戚势力加强王室集权,为秦国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不过他的为人却是“每饭之德必赏,眦睚之怨必报”,喜欢感情用事、因小失大,害死了名将白起,任用亲信,造成恶果。
蔡泽说服范睢让位后被任命为国相,他的志向是个人长享富贵,因此一旦满足就不再进取,难有大的作为。
范睢是魏国人,周游列国游说君王没有成功,由于家境贫寒便到魏国大夫须贾门下做事。有一次跟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欣赏他的口才所以送黄金和牛肉美酒给他,却被须贾怀疑他出卖魏国秘密。回到魏国后魏齐便用板子和荆条抽打范睢,范睢当时假装死去,于是被人用席子卷了丢在厕所,魏齐又让喝醉的宾客轮番在范睢身上撒尿。范睢在看守的帮助下得以逃脱,魏国人郑安平听说后便和他一起逃跑,范睢于是改名叫张禄。
秦昭王派使臣王稽到魏国,郑安平假装差役推荐了张禄,王稽发展张禄是个贤才便将他带回秦国。在回去途中遇到穰侯,而穰侯讨厌说客,范睢巧妙地躲开了他。
来到秦国后,秦昭王却给范睢粗劣的饭食,一年多没有召见他,是由于秦昭王当时武功赫赫,讨厌说客的缘故。后穰侯想要增加自己陶邑的封地,范睢便趁机上书请求拜见秦王。在见到秦昭王后,范睢便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采用了他的计策攻打魏国,夺取了怀邑和邢丘。
在逐步取得秦昭王的信任的几年后,范睢提出了太后、穰侯、高陵君、泾阳君四种权贵对秦王造成的危险,认为宠臣把持朝政会让君主丧失国家,秦昭王才如梦初醒,于是废弃了太后,把穰侯等人赶出国都,任命范睢为国相。后秦昭王把应城封给范睢,封号为应侯。
范睢做了国相后,秦人仍旧称他为张禄,而魏国人认为范睢早已死了。魏王听到秦国向东要攻打韩、魏的消息,便派须贾出使秦国。范睢于是乔装去见须贾,须贾见到范睢衣服破旧儿怜悯他,和他一起吃饭并送了自己的一件粗丝袍给他。范睢于是弄来四匹马拉的车子,亲自给须贾驾车送须贾来到相府。在得知范睢就是秦相后,须贾跪在地,范睢陈述了须贾三条罪状:认为范睢外通齐国、魏齐将范睢扔到厕所没有制止、喝醉后撒尿在范睢身上。由于须贾还顾念老朋友的情分,所以范睢放了他。秦王由于范睢没有接受魏国来使,须贾辞行的时候范睢大摆宴席,而命令罪人喂须贾吃饲料。须贾回到魏国,魏齐逃到了赵国平原君家中藏起来。
范睢报答王稽的知遇之恩,让秦王封了王稽为河东郡守;因为郑安平曾保护过他,经过举荐被封了将军。凡是小恩小惠的他必定会报答,小仇小怨也必定报复。
秦王想要替范睢报仇,于是威胁赵王交出魏齐,虞卿和魏齐一起逃走,准备投奔信陵君,不过刚开始信陵君有些犹豫,后信陵君来迎接他们时才得知魏齐因为信陵君不大肯接见而自杀。在送了魏齐脑袋到秦国后,秦国才释放了平原君回赵。
秦昭王采用应侯的策略,使用反间计让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替代了廉颇,导致长平之战赵国四十万士兵活埋。由于于武安君白起结仇,应侯便进谗言杀死了白起。由于郑安平投降了赵国,他是应侯举荐的,本应判逮捕父、母、妻三族的罪行,秦昭王恐怕伤害应侯感情,于是下令不准议论,更加优待应侯。后来王稽又和诸侯勾结被杀,因此应侯一天比一天懊丧。
蔡泽知道应侯心中恐惧,因此从燕国来到秦国,说服范睢辞去相位。蔡泽做了丞相后,向东灭了周朝,做了几个月丞相便被人恶语中伤,害怕被杀而托病辞官。
司马迁认为韩非子的“袖子长的人善于舞蹈,钱多的人善于做生意”说的很实在,认为范睢和蔡泽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秦朝强大的野心才能一展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