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八节三总匆匆
(2019-07-31 22:15:07)
标签:
长篇小说青春现实生活爱情 |
分类: 《觅影·缘》 |
在外游荡的浪子饱尝相思之苦回来,却发现自己的感情并没有那么热烈,甚至到了家后总会感觉到一股淡淡的不知从哪儿来的忧伤。这是易宁这几天总结出来的经验,他认为大概所有的人都同他一样,心中总是存在那种莫名其妙的矛盾。不过总的来说回到家里始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虽然家乡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就像易宁的家乡来说甚至还显得十分落后贫穷,可是家乡的味道总会让人感到幸福。
易宁的家里因为一年多时间没有人住,所以老鼠几乎就成了这里的主人。泥土地上不知有多少坑洞,易宁不得不将那些挖出来的土填回去,甚至还要从外面找些泥土;就连易宁睡的那间床上也有它们的影子,回家的第二天打扫的时候让易宁发现了凉席下面的稻草里夹杂了不少的耗子屎,甚至有些稻草里还能闻到那股难闻的尿味,于是易宁趁着大太阳将它们从床上拿下来晒一晒。让人值得庆幸的是那些老鼠似乎放过了那在床边上悬在半空中的木箱,易宁深知如果它们肯花力气的话最坚固的木头也会被它们咬穿的,放在后面屋子里的那张立柜的下面就不幸的被咬了好几个洞了。在易宁的眼里他最重要的是床头这个木箱,因为他知道立柜里不过放的是自己爸妈的衣服和一些不重要的杂物,而在这只木箱里面却放了许多他心爱的宝贝。有之前积攒的一些音乐磁带,这里面有许多他很喜欢的歌,当然这些磁带里没有几张正版的,大多只是些从小商贩那里买来的廉价的复录版。还有在初二买的那个复读机,他原本是打算带到苏州去的,一是因为当初没多少时间准备,二是这些磁带带去实在是太麻烦,当他从那还没有扔掉的包装盒里拿出它的时候却发现它就像是新的一样,试了试一些磁带,只发现了一两张不能正常播放外,其他都声音还比较清晰。
他发觉自己的磁带里最多的歌手便是一位叫赵怡欣的女歌手,甚至发现那些混杂着的流行歌曲精选的磁带里也有她的影子,而且让他比较感兴趣的是这位歌手从很小的时候便发布了不少歌曲,而最近的这个专辑更是十分流行,在街上无论走到哪儿总能听到她的声音。“她的声音十分甜美温柔,又有一种沉着坚毅的美,彷佛歌声里充满了无限的力量,可以激发人的勇气,并能安抚人的心灵。”他这个人有个怪脾气,他在心里非常愿意承认很喜欢这名歌手,不过他却不会在毕业纪念册里的最喜欢的歌手那一栏里写上她的名字。其实他是有私心的,因为他想要在心里独占对于她的评价和感觉,不愿意因为别的人知道后来讨论她的优缺点,就像是小时候他珍藏的一颗最喜欢的糖果,他总是会把他藏在别人不能发现的地方,最后在某个地方慢慢品尝。
当然他的那只百宝箱里可不止这些宝物,自然有他十分喜欢的书本,而这些书则是他平时省吃俭用买回来的。比如那本他比较喜爱的《古文观止》解说的精简本,还有那本厚厚的分为上下两册的《四书五经》古文版,以及他所喜爱的泰戈尔和徐志摩等的选集,以及冰心、鲁迅、郁达夫的散文集,当然也有《茶花女》、《三国演义》等小说。对他来说其实这些书籍远远不够,就好像他自己是一个书籍收集狂一样,不过他当时却没有什么钱,所以每次买书的时候总会他在心目中下次想买的书。人类的知识深深吸引着易宁,可是这些书籍里他看完的根本没有几本,繁重的学习让他根本没有闲心来仔细阅读他们,就连看完的基本对他来说也只是走马观花。“如果我有一天能好好的看完这些书,说不定真的可以称得上一个‘饱学之士’了吧。”他在心底好笑地说,一边整理着那些书籍,因为他发现有些书籍因为潮湿的原因而变得有点发黄了,于是他打算像床上的稻草那样将它们拿出去晒一晒。
说到晒书这件事情一开始还是他在电视剧《白娘子》里见到的,后来他惊奇地发现课文里那些古人真的是这样做的,再后来他渐渐明白书纸也是用草木的浆做成的,也才明白了晒它们其实和晒干草一个道理,只不过他没那么的珍惜干草罢了。夏天的天气变化无常,风雨说来就来了,易宁将所有的书放在一张簸箕里,而那张簸箕则放在屋前面的一块长条石头上,那条石头大概是之前为了修地基而多出来的。起风的时候易宁正在屋子里扫那些因清理而掉在地上的碎屑,因此他没有注意到这突然起的大风会是大雨来的征兆。推开门的时候他忽然感觉到雨滴就像是天上洒下来的豆子打在他的身上,猛然记起了放在外面的书本,他真的为那些书本的命运担忧起来,拼了命冲了出去又迅速拿了簸箕回来,当时他的速度就像是突然而来的那道雷声前的闪电一样快。
易宁看到那些书页虽然被打湿了一点,但看上去并不十分糟糕,于是他用了抹布将上面沾上的雨水擦干后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摊在那些以前装谷子的大柜子上面,而这些柜子他这两天已经将它们面上的灰尘擦得干干净净。大雨落在房瓦上发出不间断的沉声闷响,轰隆隆的雷声彷佛要撕裂大地,而易宁更觉得自己身处这间屋子随时都可能被头顶那听上去近在咫尺的雷给击垮的。而这个时候就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那无穷的力量,相应的你会觉得自己的力量实在太弱小了,彷佛天地之间我们的存在变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虽然此刻易宁也害怕头顶的响雷,不过他更高兴见到这场大雨,因为夏雨赶走了空气中的燥热和沉闷,混杂了草木的香气随风而来。易宁将门半掩着,为了防止风吹开门特意搬了一条长凳顶在背后,而自己透过那条小小的门缝静静看着屋外的这场壮丽的雨景。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易宁渐渐迷上这让天地失色的风雨,并且从中发现了许多乐趣。而小时候的易宁对待雨的态度却截然相反,那个时候的他十分讨厌它,因为它让他没有办法在外面玩,因为它好几次将自己淋了个落汤鸡而生病,因为它自己不得不走那些泥泞的烂路……
让易宁记忆犹新的便是初中的早晚自习,夏日还算好的,可是一到了冬天如果下过雨那路就让人觉得有点难走了。首先在黑夜里手电筒的灯光下路面都呈黑色的,是很难分辨哪个地方是好的,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就踩到了泥水,轻则一脚的烂泥和打湿鞋子,重则就会摔倒在地上。而且特别是那些有人走过的泥土路这时候会变得十分湿滑,走在这些地方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仔细,因为稍不留神就可能脚底一滑。易宁的记忆里自己曾经就摔倒了好几次,而穿着那一身湿透和泥水的衣服可不是好受的,而且如果是放学还好,不然的话他就不得不担心自己迟到的问题,而迟到对易宁来说就会面临着可耻的处罚。
也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在村小天不怕地不怕的易宁,到了镇上念小学时候会显得那样胆小,彷佛老师的点点惩处就像是噩梦一样,比在村小的竹竿子还来得让人后怕。易宁突然对那些严厉的老师心存感激起来,是他们让自己收起了那个如野马般的心,让他从惹人笑话的成绩到了中等水平,而且到了初中后表现得更加的优异。
想到自己不畏风雨的那段时期,突然觉得当时的自己身上彷佛拥有某种力量似的,此时的自己像是受到了当初的感动一样。他的目光变得热切起来,彷佛又看到自己撑着那把破旧的雨伞穿梭在遮天盖地的雨幕下,那身影虽然弱小无力却从没有想过放弃,并且他彷佛还记得自己从中获得的快乐,那快乐此时彷佛已经无法想象了。
屋前面靠着水田的岸边种的那棵梧桐,此时枝叶正被狂风骤雨欺凌着,就算它怎么的东倒西歪,它都用它的叶子护住那尚未成熟的桐子,而易宁明白桐子成长的果实里便是那饱含了希望的种子。“梧桐树啊,梧桐树。你是多么可悲,在这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显得那么脆弱;你是多么可爱,在别人毫不讲理要夺取你的成果时显得如此勇敢。”在他的心里突然发出了这一声叹息。
雨已经持续了十分多种,虽然是在夏天,这时候易宁已经感到了一丝丝凉意,他不由自主地抱了抱自己光着的肩膀。接着他由雨打梧桐,突然联想到雨打芭蕉,于是就自然想起了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于是他用打火机点燃了床头的那根蜡烛,在自己的行李箱里拿出那本日记本,翻到首页看到《我的日记》几个大字,下面的署名是“赵红菱”,他到如今还没有偷看过里面其他的内容,因为他知道这样做了不是君子所为,而且他也不希望失去那位朋友的信任。“这样的字多么娟秀好看啊,我看一定是练习了许久才能写成这样,我的字与它比起来就相形见绌了。”
小心翼翼地将日记本放到一只塑料口袋里,接着又放到了箱子中,便在床头的那只箱子上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听着外面的雨声易宁心里想着书上那些难解的题目,渐渐地一阵困意袭上心头……
雨停了,它总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惬意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