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管理制度
(2019-04-15 15:12:28)分类: 管理制度 |
开远市小学语文彭勤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
根据《开远市教育局关于公布开远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学员名单的通知》(开教发〔2019〕3号)、《开远市名师工作室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开教发〔2018〕81号)精神,为更好地发挥开远市小学语文彭勤名师工作室作用,本工作室特制定如下规章制度: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探索教学实践、教学示范、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教育教学实践为主渠道,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支持和帮助下,围绕本工作室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搭建教科研平台,提供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切实做好教师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快速、可持续地成长,成为当地小学语文学科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的后备梯队。
工作室以注重学术引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资源整合,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过程性管理为原则,自主开展工作,接受市教科所的评估和考核。我们将着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研讨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每个成员的互助合作、交流展示、发展进步创设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带好团队发展。通过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促进培养对象的专业成长,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实现入室骨干教师和工作室成员的可持续专业化发展。
2、抓好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沿着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确定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课题,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在实践探索中破解学科教学难题,带领本工作室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科研活动。
3、做好带头示范。引领小学语文学科建设,以同课异构、研讨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成员共研、现场指导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本学科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4.、建好交流平台(教育博客)。开辟工作室教育博客,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使博客成为本学科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成为远程培训的新途径,以互动的形式面向广大教师和学生。
5、出好研究成果。工作室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成果以课堂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向外输出,增强工作室研究成果引领、辐射作用。
1、负责主持教师工作室的全面工作。制订工作室管理制度与发展规划,拟定本工作室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指导工作室成员开展工作。
2、帮助成员和学员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并督促实施完成,组织对工作室组成人员进行评估考核,建立本工作室和成员发展档案。
3、在师德方面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帮助成员提升学识水平和师德修养,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4、带领工作团队完成上级单位安排的教师培训和指导任务。
5、制订工作室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方案,主持课题研究工作。
6、建立工作室博客,定时检查更新博客情况,交流展示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
7、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根据需要邀请校内外专家、顾问指导工作,组织成员到教育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8、负责本工作室的日常事务管理及经费使用、管理。
1、在工作室主持人的指导下,制定培养周期内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定期参照个人发展目标和计划,督促自我发展。
2、积极参加各级教学研讨、交流活动,积极参加本工作室组织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室规定的学习任务、科研任务和其他必须的相关任务。
3、工作室成员采取集中和分散的不同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每年至少阅读2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与科组教研活动相结合,每月学习交流1次。
4、每个成员要积极为“工作室博客”撰稿,写出有较高质量的“博文”(包括教学论文、教学随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听课随想、读书笔记等),使博客内容丰富多彩,更新频率快,吸引力强。每位学员每月为博客提供博文1篇,发表评论不少于1次。
5、工作室每学年拟定专题研究任务,每个成员每年围绕专题研究至少上1节片区以上示范课,供全体学员观摩。每学年至少撰写两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在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6、工作室成员通过学习培训,执教研讨课,听课、评课,参与课题研究的等途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教学风格,创造教学业绩,力争成为市级以上骨干或名师。
7、认真学习教科研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提炼理论成果。积极参与工作室课题研究,每个成员至少参与一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力争每个学员都能主持一项课题研究。
8、做好个人专业成长记录,及时撰写阶段性发展总结。及时总结反思,提炼个人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2、阶段性汇报会议
按照工作室培养计划,针对骨干教师的阶段性学习、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课和汇报课等,学期中安排一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汇报工作情况,交流教学、科研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提出和共同探讨解决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所碰到的难点问题。
3、总结会议
每学年召开一次工作室总结会议,展示本学年工作室所获得的成果,借鉴其他工作室或教育机构的成功例子,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本工作室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六)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主持人与工作室成员共同完成对工作室及组成人员各项材料的及时收集、归档、存档。如工作室的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年度培养计划和总结,教育科研研究材料,公开课、研究课、汇报课、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听课、评课记录,学员论文等各种类型的材料。以此作为个人成长和工作室发展过程的见证材料,同时也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