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下载链接:http://www.menxiadian.com/archives/574
戴执礼先生,四川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1916年3月生。早年丧父,1938年考入齐鲁大学历史系就读,二年后母病肄业。1944年任四川省图书馆研究员。1956年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是钱穆先生授业弟子,亦曾随蒙文通、徐中舒受教。戴执礼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保路运动研究的专家之一,在保路运动领域耕耘了半个多世纪。195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他编纂的《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成为学界研究保路运动最基本的资料。著有200多万字的《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三大册,其中大部分材料是第一次披露,有300多种史料是绝无仅有的孤本,大大地丰富了辛亥革命研究的内容。
1993年,77岁的戴执礼在儿子戴光文扶持下,冒着暑期炎热,先赴上海,后游无锡。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出川,也是最后一次出川。
戴执礼让儿子背着他积40年之功力写成的30斤重的《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书稿。由于书稿的金贵,儿子背负得肩膀都蹭出了丝丝血痕也不敢松懈,连睡觉时也将书稿抱在怀里。直至书稿如约在上海交付给了时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张玉法先生指定的代收人后,父子二人才松了口大气。
海峡那边接到书稿后,有鉴于其价值连城,张玉法先生特地私人资助经费完成了清稿;尔后又复承近代史研究所新任所长陈井三经手接办此事,特别约请专家审查,结论为“内容充实,包罗许多前所未能流传之史料,对于四川保路运动,以至四川区域及辛亥革命史之研究,均有甚大之裨助,具出版价值”,故决定最终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上中下三册沉甸甸两百万字,陈序里,陈井三先生特别指出:“有关四川保路运动的史料,过去海峡两岸虽各有不同的版本问世,但随着岁月的增长,晚出的材料日丰,故觉遗珠阙漏在所难免。戴执礼教授穷数十年光阴,无怨无悔投注心血所编辑的《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适可弥补史料零散、搜罗不易的重大缺憾!”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的出版,也让戴执礼成为自海峡两岸开放交流以来,与台北权威学术机构签约出版辛亥四川保路运动史料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