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好书法作品选||中国楹联学会传统文化研究院

标签:
365文化 |

胡正好艺术简介
胡正好:字适甫,号巴山石、梅影堂,男,生于1968年,研究生文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重庆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院创研部主任,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获奖
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艺术节手卷书法大展”十佳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中国职工艺术节美术书法展”金奖
共青团中央“第四届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青年组一等奖
《书法》杂志“第五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十强
多彩贵州---全国大型书画创作“双百”工程奖
重庆市艺术成果政府奖---第四、第五、第八届重庆艺术奖
重庆市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入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第三、第四届草书展,第七届楹联展,首届册页,首届手卷展,第三届扇面书法展,首届小品书法展等全国专业书法展25次。并入展国家文旅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展、《书法》杂志四十年---全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等。
《书法》杂志、《青少年书法》杂志、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等作专题介绍和报道,出版个人专著《梅影堂絮语》。
书以情,法于道
——读胡正好书法
文/段 晴
月下观梅影,堂前品墨香。
书风流晋韵,诗味道雄唐。
不喜红袍懦,唯亲漫士狂。
璧山之逸少,醉倚鹿门旁。
——段晴《咏米元章书卷再与适甫》
上联:书以情
书以情传,有情有义者,为书法;无情无义者,乃涂鸦。
书为名词,书者有情,书方有情,是为“情书”。
书为动词,以书传情,情乃满书,是为“书情”。
说到底,书者,眼里要有人,此人者,一为自己,一为知己,一为异己。书中有自己,始见性情;书而酬知己,方可通达;书之能异己,乃致兼容并包,求新思变。
传统是古人写给今人的情书。
能否运古而开今,承流知变,最终也成为可续族魂国魄的传统,非一往深情而不可。
数笔雄唐追魏晋,半封家信奉知交。
燕园寂寞今难觅,谁愿将心砺宝刀。
下联:法于道
于此,书法也就成为了人生之道。
庚子五月十三,于荆楚云鹤居
(段晴:诗人,剧作家。重庆报业集团智库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指导,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客座教授。)
编委会:1770121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