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学习心得

(2020-01-08 15:02:00)
标签:

心得

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学习心得

实验幼儿园   李芳芳

通过观看视频《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让我受益匪浅,给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指明了方向,以下是我的收获。

1、合理创设自主活动空间

首先,区域的布局要充分利用起园区的自然条件,比如在阅读活动区域,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保护孩子们的视力;科学探索区域要靠近水源,方便小朋友取水。其次,应做到动静有序。在手工区、阅读区应尽量安静,让学生沉下心来进行学习。再次,可以适时进行活动区域以及活动材料的变换。大部分幼儿具有“喜新厌旧”的心理,教师可以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区域场所和活动材料的变换,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时刻保持活动的兴趣。最后,最重要的是确保幼儿活动区域的安全性。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容易发生意外事件,作为教师,必须确保电源、水源、活动器械的安全等,时刻做到以幼儿为本。

2、科学投放区域活动材料

材料的投放要考虑不同年龄幼儿的水平和能力以及兴趣爱好进行设置,尽可能地体现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在材料的投放方面,幼儿园应该围绕活动的教育目标,尽可能多地提供多变、有趣、可操作的材料,吸引幼儿的兴趣。比如,笔者在小班的“认识花”这一主题区域活动中,就可以提供画花、花拓印、插花。需要指出的是,材料的选择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低龄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以确保材料的有效性。

3、明确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首先,教师是幼儿区域活动的“看护人”:要消除区域中潜在的危险,确保幼儿安全活动;其次,教师是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者”:要教给幼儿正确的活动方法,让幼儿进行参考与学习;再次,教师是幼儿区域活动的“合作者”:要帮助低龄幼儿、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区域活动;最后,教师是幼儿区域活动的“记录员”,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每一位幼儿的活动情况,给予科学的活动评价,培养幼儿区域活动的兴趣与能力,呵护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促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以实现。

区域活动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机会,对促进幼儿生理机能、智力成长、个性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一定要充分重视区域活动,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区域活动,让科学的区域活动伴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