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得
(2019-05-27 14:10:44)“去小学化”家长心得体会
济源市实验幼儿园
小一班陈禹澄妈妈:
今天开的家长会,使我认识到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总担心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给孩子报很多学习班,或者教孩子很多小学的知识,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这就是一种拔苗助长,对孩子无益。孩子应该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学习。让我们遵循自然规律,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
小一班张屹喆妈妈分享:
小一班王紫瑜妈妈分享:
小一班原梦菡妈妈分享:
小一班段粟淘爸爸
今天听啦唐老师的课更加坚定啦自己曾经的想法
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并不矛盾
小一班一可妈妈分享:
童年只有一次,童年应该是有趣的,快乐的,无忧无虑的,不要让所谓的“聪明”“神童”,夺走孩子的快乐。要保护孩子的天性,别让大人的虚荣心,乱了认知发展的顺序,破坏了认知过程,阻碍孩子的独立性、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一班常恒瑜爸爸分享:
和自己的童年条件比,当代儿童所具有的教育资源和物质条件无疑是丰富的;但和自己散养式的快乐童年对比,当代孩子所拥有的童年经历和幸福感无疑是大打折扣的。一切的根源,都是在他们的身后,一直有家长满怀期望的眼睛,有家长茶余饭后的比较,有家长时不我待的担忧。童年应该是快乐健康的,应该是尽情释放的,孩子只有一次童年,要让孩子从社会从家庭的不良价值观中解放出来,让孩子在童年中自己发现,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自己改进,让他们有一个循序渐进的体会过程,形成自己的认知,同时获得自己独有的满足感幸福感。家长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态,放下攀比,不要禁锢孩子的天性,不要焦虑孩子的以后,不要强求孩子的优秀,接受平凡的他们!
小一班刘骏昊爸爸分享:
小一班 郑浩苒妈妈
从孩子出生那一天,很多家长就已经开始赛跑,让孩子学什么都想超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成了家长的首要目标。今天听了唐老师的分享和阅读,了解家长对幼儿提前小学化教育存在误区,一是家长不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二是家长有急功近利心理,三是家长和幼儿园沟通交流不够。其实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很多本领。上幼儿园之后老师会给孩子讲各种故事,带领孩子认识大自然,帮助孩子建立优良的品格,教会他们需要尊重他人,懂礼貌。幼儿园交给孩子的知识也有很多,主要是观察孩子,帮助孩子,使孩子的成长向着易于生存的方向发展。同时还教孩子会玩,会玩的孩子都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专注力较强。也许没有大人的不当干涉,对于一个小朋友来说,单脚跳和做数学题一样快乐,画画和写字各有各的乐趣。上幼儿园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能力是最基本的,老师会要求孩子们自行穿衣,根据自身需要如厕、喝水等。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孩子很大的自信,也为孩子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还会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玩耍时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参与有危险动作的游戏,喝水时不要被烫到,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但是孩子必须要知道。孩子现在在幼儿园最重要的就是玩的开心、会玩、玩的有意义,过早的进行小学化教育,违背了幼儿发展规律,无异于拔苗助长。
小1班张汐然妈妈: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多家庭从孩子出生就早教、幼儿园学习小学课程、小学入学感觉学习就不会那么吃力……可是这样恰恰违反了幼儿成长规律!每个阶段的幼儿都有不同的反应~其实,她是有规律可言的;例如,最近汐然就是执拗期(敏感期),每天只要不是按照她的思路去做的事情,就会哭闹;记得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一书中讲到:3~4岁的幼儿,他的敏感期一旦来临,儿童就形成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孩子还是开开心心的玩耍、通过游戏、实验去认知……只有通过她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学习,孩子才能快快乐乐地成长!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