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武汉博物馆陈列的一只“虎子”,
岁月似乎漫长,时间让她成为有十三个汉字铭文的国宝。

一看器物,小小弱弱问一句,这不就是个“夜壶”吗!却神经错乱的大呼小叫“便神器”。
“赤乌十四年会嵇上澞师袁宜作”以上是器物右侧面下角的十三个汉字的铭文。器物神奇之处也正是这一行千余年前的汉文字,使得小小器物有了故事,有了身份,有了身价,有了探索发现的唯一性。
遥想当年的王羲之会嵇山抒写兰亭序,再想想大唐玄宗李隆基,一命呜呼还要怀抱兰亭入乾陵,使得国宝会嵇兰亭没了结局。故事说明,历史上的物件幸存下来有多难!
小小器物虽不大,却是会嵇瓷土烧。铭文字不多,却是会嵇造。材料虽为土,作用还不小。
弱弱存世上千年,同胞同伴碎的碎,亡的亡,独有此小小器物却是烟消“云”没散!
——山汉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