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州十二茶农两宋茶马古道之黎州十二茶农部落
(2019-12-13 13:06:13)黎州诸茶农,凡十二种,曰山后两林茶农,邛部茶农,风琶茶农,保塞茶农部落,茶农。西箐茶农。净浪茶农。白鸶乌蒙茶农。阿宗茶农。凡风琶两林邛部皆谓之东茶农,其
余小茶农分隶焉,其酋长皆号都鬼主,唐时黎州领羁縻,奉上等州二十六个。开元十七年
遣王子祚遇来贡。
怀化司戈。
卷二十太平興國四年(己卯,979)_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_国学导航
起太宗太平興國四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丁亥,以右補闕石熙載為兵部員外郎,樞密直學士。 命太子中允直舍人院張洎、著作佐郎直史館華陽勾中正使高麗。 上初即位,謂齊
以方物来贡。雍熙二年。都鬼主诺驱来贡。诏以诺驱为怀化将军。端拱二年。诺驱遣弟少盖等来贡。诏以少盖为归德郎将。
归德郎将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置,从五品下,武散官,授归唐少数民族政权将领。
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与职事官相对而言。
高宗显庆三年(658)又置怀化大将军、怀化将军、归德大将军、归德将军及中郎将、郎将、司阶、中候、司戈、执戟长上为正三品至从九品武散官,凡四十五阶,专授归唐之少数族政权首领。宋朝自骠骑大将军从一品至陪戎副尉从九品,凡三十一阶,仁宗康定二年(1041)定散官不系品位,神宗元丰五年(1082)罢置。金元皆置龙虎卫上将军以下三十四阶,金朝为正三品上至从九品下,凡仕至从二品以上至从一品者,皆用文资; 元朝为正二品上至从八品下,五品以上为宣授,以制任命,六品以下为敕授,由中书省署牒。明朝武官六品,散阶三十,有初授、升授、加授之别。
卷四十五咸平二年(己亥,999)_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_国学导航
起真宗咸平二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壬午,羣臣表請聽樂,詔不允。自是凡五上表,乃從之。 上聞契丹將入寇,甲申,以馬步軍都虞候、忠武節度使傅潛為鎮、定、高陽關行營都...
化将军,阿育为归德将军,离归为怀化将军。
贡。景德三年,又遣使贡。诏授曩〈艹娑〉归德将军。
劫杀市马茶农客。崖遇等诏慰谕。并偿其直。部落茶农亦曰。三王茶农。有刘杨郝。三姓世为长,袭封王。岁禀节度府。帛三千匹。以诇南诏。而南诏亦密赂
之,觇成都虚实。都押衙常倚三王部落求姑息。至唐末。益甚。
黎州吐蕃寇边,攻虎尚砦,诏戍黎州以御之。青羌奴儿结为边害者,十余年。其后制置使留正以计擒之。歼其党。
使,明年奴儿结弟三开入寇,边备完固,不能攻,走归,时虚恨茶农族最强,破小路茶农,并其地与黎州接壤,请通互市,不许。
弥羌部落
宋代羌人一支。居黎州(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西3百里。嘉定元年(1208)十二月,弥羌首领蓄卜由恶水渡河,攻黎州,破碉子砦。攻茆坪砦,掠三松、蚕砂、横山、三增、白羊诸村。用革船渡河,焚掠既尽而归。二年,复劫良溪砦,官军败绩。八年(1215),蓄卜降,其支持者青羌曳失索,亦被安静砦总辖杜轸招降。另有青羌首领奴儿结于乾道九年(1173),市马黎州,大肆虏掠财物和人口。淳熙二年(1175),归还所虏生口39人,黎州与之盟,复听其互市,给赏归之。数年后,被黎州制置使留正以计擒杀。十三年(1186),奴儿结弟三开扰边,未能攻夺城镇,忧闷而死。
,曰小龙池,曰控曰苴质。曰乌披。曰苴赁。曰觱篥水。曰戎列。曰婆狄。曰石地。曰罗公。
廓清城
唐贞元初建,属黎州。治所在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东岸。《新唐书·地理志》: 黎州洪源郡有廓清城。《寰宇记》 卷77黎州: “西至廓清县(城) 一百八十里,其城西临大渡河,河西则生羌蛮界。”
唐贞元中置,在今四川省石棉县西北。《新唐书·南蛮传》:黎州“南路有廓清道部落主三人,婆盐鬼主十人,又有阿逼蛮分十四部落”。
黎州以南“东蛮”地区是唐王朝与吐蕃、南诏地方政权争夺的战场,诸部落常依违其间。咸通年间(860-874年),南诏攻占了大渡河南之地,“东蛮”尽为南诏统治。从郑氏的大长和国、赵氏的大天兴国、杨氏的大义宁国到段氏的大理国,都以大渡河为其北界,“东蛮”部落都受其统治,与中原相通较少,但亦有接受后唐封号的。北宋平蜀后,宋太祖鉴于“黎州控制云南极边,在唐为患尤甚”,于是“画大渡河为界”,放弃了对这一地区的经营,驻兵黎州防守,并设羁縻州54个,只维持羁縻统治。因此有宋一代,大渡河以南诸部,虽然一定程度上仍受大理国控制,但又亦屡屡接受宋朝所封的将军、大将军、新都王等封号。
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六月,勿邓部百蛮都鬼主阿伏向黎州请求,拟于当年十月派王子入贡,成都府奏其请,宋太祖接受了阿伏的请求,从此朝贡不断。由于邛部川首领为诸蛮之首,故宋朝以他作为经略川西南的有力支柱,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邛部川蛮亦常派庞大使团入朝贡献马匹、犀角、象牙、羚羊、牦牛、莎罗毯、金银饰品等,并在黎州等地以土特产与汉人进行交易。宋朝对邛部川蛮的赏赐非常优厚,封的官爵也很高。开宝四年(971年),黎州定远兵叛,阿伏令所属游击将军卑吠等率众平叛,宋太祖赐其银带、锦袍,赐其众银、帛各百,封其为归德将军。雍熙二年(985年),邛部川都鬼主诺驱和其母热免遣王子阿有等172人以方物、名马来贡,宋太宗授诺驱为怀化将军,并赐其母银器。端拱二年(989年),邛部川蛮遣弟少盖等350人贡御马14匹、马280匹、犀角2、象牙2、莎罗毯1、合金银饰蛮刀2、金饰马鞍勒1具、羱羊10、牦牛6,诏以少盖为归德郎将。淳化二年(991年),邛部川蛮复遣子牟昂、叔离袜贡方物、良马、犀牛,宋太宗授诺驱怀化大将军、少盖怀化将军、牟昂归德将军、离袜怀化司戈,又封诺驱母归德郡太君热免宁远郡太君,弟离遮、小男阿醉、都判官任彦德等191人为怀化司戈。咸平二年(999年),宋朝赐印以“大渡河南山前、后都鬼主”为文,以别于其它鬼主、大鬼主部落首领称号。邛部川蛮每代首领继位都要遣使朝宋,并在形式上得到宋朝政府的恩准与加封。由于得到宋朝政府的支持,邛部川蛮势力迅速膨胀。北宋初年,面对两林蛮的进攻,邛部川蛮还只有求助于宋;但到南宋时,两林蛮便已对其束手无策、战则生畏了。咸平六年(1003年),诺驱卒,其子阿遵嗣立。景德二年(1005年),阿遵遣王子、将军192人入贡。朝廷先后授阿遵安远将军、阿遵叔怀化将军、阿有为归德将军、游奕将军离归为怀化将军、大判官怀化司侯伍彦德、王子将军部的并为怀化郎将,判官任惟庆为怀化司侯。
两林部对宋朝的朝贡开始于开宝二年(969年)。是年,其首领勿儿与部落将军离鱼向黎州宋官请求朝贡,宋太祖许之,赐其贡使器币,并封赐勿儿为怀化将军。双方“自是朝贡不绝”。开宝八年(975年)七月,勿儿、勿尼率60余人贡方物,宋皆赐勿儿、勿尼为归德将军。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遣王子卑彩、副使牟盖、鬼主还祖等78人以名马贡,并“乞颁正朔”,宋太宗遂以勿尼为归德大将军,勿儿为怀化大将军。太平兴国八年,两林王以其弟牟昂及其子牟盖、摩忙、卑愧、副使牟计等239人贡名马,太宗授牟昂怀化大将军、牟盖等三人为归德郎将,牟计等122人为怀化司戈。雍熙三年(986年)九月,太宗又加勿尼为检校吏部尚书。两林部的贡使团规模很大,如淳化元年(990年),王子离鱼一次率使128人来贡,太宗赐离鱼等为归德将军、保顺郎将、归德司戈、怀化司戈等职。
丰琶(亦作凤琶)部与宋朝的贡奉关系亦不乏记录。宋真宗咸平六年(998年)四月,其王曩娑遣使乌柏等贡马57匹、素地红花娑罗毯2。景德三年(1006年),又贡犀角、象牙、莎罗幔及马130匹等,真宗授曩娑为归德将军,乌柏为归德郎将,副使苏屈等3人为归德司阶,卑愧等13人为怀化司阶,小副使屈直等29人为怀化司戈。其封赐的规模、爵秩并不亚于邛部川蛮和两林蛮。
由于政治上的内附,东蛮内部之间的矛盾亦多依靠宋朝出面调停解决。如开宝六年(973年)夏,阿伏告黎州宋官,黎州加以调停。对黎州西部各族的进犯,宋朝则依靠邛部川的力量进行抵御。如乾道九年(1173年),弥羌畜列陷安静寨,宋黎州守臣以邛部川蛮击退之。淳熙元年(1174年)正月,黎州界吐蕃部落侵犯边境,邛部川首领崖靺率众从后掩杀遁走,南宋孝宗对此进行嘉奖。弥羌部落有青羌、弥羌等部。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青羌奴儿结开始侵扰黎州边境长达十余年之久,至淳熙十二年(1175年)为四川制置使留正设计擒杀。嘉定元年(1028年),弥羌蓄卜由恶水渡河,进犯黎州,得到青羌的支持,屡败宋军,宋朝调兵遣将讨伐,至乾道八年,蓄卜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