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三大功能及其在《活着》中的体现
(2020-06-17 13:56:04)
标签:
文化 |
文学功能:文学有三大功能,分别是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认识功能就是指文学以其生动、 具体的艺术形象,给人们以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知识,从而扩大人的视野、发展人的智能,帮助人认识社会和人生。根据现实社会在文学中构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把生活挪到作品中并进行艺术处理,历史和社会现实两个维度给予读者的更加开阔的视野。文学的认识功能让读者更好的认识周围的世界,在透彻的的认识中把现实的生活活得尽兴。
教育功能指文学通过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及渗透于其中的是非判断和爱憎倾向,对人们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精神性格等产生的影响。体现在文学可以给读者带来知识,阅读不同种类文学作品,读者切实地学习到社会科学,人文地理等具体的实用的知识,并且有些优秀的作品还可以让人有所反思,对读者的三观产生正面的影响,塑造积极的性格,给予读者许多有用的人生道理,提高我们的知识素养和自我修养,改变人精神面貌,从而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理解这个世界和更快的融入社会生活文学中所涉及的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宗教和哲学。通过作者对艺术形象的塑造,作品中每个人物身上的特点更加清晰地向读者传达作者的价值观,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无形中就接受了作者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了正确引导的目的,这个过程有利于使读者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从而就体现了文学的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指文学具有沟通文学活动的主题和客体之间的情感的和美感的需求,使人获得精神对现实的超越,实现审美理想,净化人的心灵,解放人类的灵魂,让人类的精神享受到最完美的快感,以此给予读者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空间,解放物质的束缚,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活着》这部作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先锋派作家余华在九十年代所著的一部颇受读者和批评界关注的一部小说。《活着》以及其生动的笔法触及主人公徐福贵的内心世界,在经历了生死的悲欢离合之后,他的内心应是悲恸、愤怒以及绝望的,但是在余华的笔下他却是十分宁静,静静地活着。福贵一次次遭受灭顶之灾,一次次在死亡边缘试探,在极度的苦难下看到了生命的可贵,明白了活着还是挺好的,一头老牛一位老人,两个“老不死的”相依着静静地活在这世间。这部小说所表达出的“为了活着而活着”体现了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以及审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