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随笔:创造性戏剧的指导

(2019-03-15 16:38:18)
分类: 过程性材料——课题随笔

创造性戏剧的指导

中一班:侯维

创造性戏剧教育强调在戏剧教育过程中锻炼儿童的创造性表达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戏剧活动有益于想象、创造、表达和自省以及人际协调等。 
  在创造性戏剧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能力是左右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对儿童而言,戏剧的本质是一种多元化的游戏,所以,儿童戏剧也并非如想象中的复杂和专业,只要引导者能够学会换位思考,抱着一颗与幼儿一起游戏的心,自然能够将戏剧活动运用到教学之中。戏剧教育着重在于鼓励幼儿理解、参与探讨、提出建议或意见、学会决策能力。创造性戏剧有别于传统的戏剧活动,在教学方法上能够将死板、枯燥的教材通过创编变得灵活有趣,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作时,也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转移学习主导权,提高幼儿自主性,增加参与表达的机会 
  很多幼儿园过度依赖现成的教材以及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多以团体式教学为主,教师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很少进行以幼儿为主的游戏活动课程。如果想要进行创造性戏剧教学就必须舍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创造性戏剧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导者,让幼儿戏剧成为幼儿自己的活动,教师只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教师与幼儿翻转课堂,可以逐渐提升幼儿的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同伴之间交往的能力,教师在与幼儿进行戏剧探索的时候,应鼓励幼儿主动学习,帮助幼儿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幼儿学习的能力与兴趣。与传统的死板的课堂相比,教师应鼓励幼儿多动脑,发挥自己的创意,创编动作,给幼儿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幼儿有更多尝试错误的机会,使幼儿从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加强幼儿认知。 
  (二)注重“过程” 
  创造性戏剧活动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训练学生的演技,不需要多么专业的表演,其目的是让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去了解、吸收要传达的活动内容,在不断地探讨和分析问题中学到经验。幼儿自主自发地思考、创造、学习,结果是在这个过程中习得了经验。 
  (三)注重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教学方式多样化 
  创造性戏剧活动的类型五花八门,如:肢体创造表演、默剧、短剧、布偶剧、皮影剧、角色扮演、即兴创作、双簧剧等等形式,教师若能够灵活引导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学习,可以让课程更加有趣。教学方式多样化是指一个戏剧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多方面的需要,将多种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 
  (四)提供安全、轻松的教育环境 
  1.提供物质环境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应多采用环保、节能的产品,坚持勤俭节约、一物多用的原则。比如:对生活当中的可循环物品进行回收等,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将多种有机材料进行结合。 
  2.营造舒适的氛围 
  教师把教室视为一个小剧场,以合作者的方式引导幼儿,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安全的环境,让幼儿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给予幼儿鼓励,激发他们去自由思考和创造,在表演活动中去体验和创造,领悟相关的学习内容,给幼儿更多的语言支持,丰富幼儿扮演游戏的内涵。 
  五、讨论与建议 
  教师应借助活动与幼儿建立伙伴关系,内化活动者之间的联系,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作为积极的引导者,应建立榜样的作用。在组织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语言发展,要认识到体验过程的重要性。 
  创造性戏剧凭借其自身的魅力,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教育专家的重视,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些老师开始接触相关理论并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上引入创造性戏剧的方法,他们也都无一例外地收获了孩子们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针对创造性戏剧教育活动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为幼儿提供学习的途径 
  学前领域的创造性戏剧活动开展,目前仍大多存在于教育机构中,这些机构中固然有专业的教师以及相对成熟的创造性戏剧活动课程,但由于影响力和收费的原因,依然只有很少一部分儿童有机会接触和亲身体验,幼儿园应为幼儿创造多样的学习方式,提供给幼儿选择的机会。 
  (二)不要将摄取戏剧的途径局限在一种教学法中 
  幼儿戏剧课程涵盖的领域广泛,从肢体的活动、日常的生活语言以及各种形形色色的现象,都是戏剧活动课程的领域,可以利用创造性戏剧活动对课程进行整合。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的,教师不要将自己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法内,应更多了解创造性戏剧活动的精髓,将其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 
  (三)接受幼儿对于戏剧活动产生的不同反应 
  幼儿对于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不会一味地接受别人所给的答案,他们会询问别人的意见,或者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最后对问题的判断还是幼儿自己做出的。他们并不喜欢自己的作品与别人的作品一模一样,他们可以由最初的模仿到自我突破,甚至主动创造发明。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习惯对问题进行思考,他们的思路也更加灵活,引导儿童思考远比给孩子一个答案更有意义和价值。 

 

2019年 1 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