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藏品,径44~44.2mm,重22.9g)
金章宗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铸通、重宝两种泰和钱。篆书折十重宝存世量稍多一些,而楷书各值存量皆少,尤其是折十型存世绝罕,新旧谱皆定为一级古泉。旧谱批此钱“世仅三品”,虽荒唐失据,却也说明了此钱的珍罕程度有多高。
金代早期,以行钞为主,直到海陵王正隆三年始设监铸钱。由于掌握了北宋先进的铸钱工艺,加之不惜工本,精益求精,所铸钱币(这里指通宝)大多轮廓规矩,字口深峻如斩,文字飘逸秀美。工艺之精,书法之妙,皆可与崇宁大钱媲美。传楷书泰和通宝四字为金章宗所书。金章宗以善摹瘦金书闻名,从实物来看,信然。
泰和通宝楷书
折十型,笔者幸藏一品。生坑,钱体披甲,异坚实,水煮,水沙晃动,皆不能损其分毫,知其与钱肉已结成一体。叩之,声音已哑。面细缘,背缘稍宽,轮廓规矩,字口深峻,穿口干净无渣,地章坦平,工艺无可挑剔。钱文笔画纤挺(细字版),无沾连,书法逸妙,神韵盎然,赏心悦目。
折十型泰和通宝有细、粗字之分,有窄、宽缘之别,无论窄缘宽缘,面背皆同,而笔者藏品则面缘窄一些背缘宽一些,且为肥郭,这种形制尚属首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