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堤北往事(杨万宁)

(2023-04-17 21:02:22)
分类: 冀州区
西堤北往事(杨万宁)

 

  堤北,指现在冀州区西北部的东堤北、西堤北、堤北桥三个村庄。堤北村建于元朝或元朝以前,因位于滹沱河大堤以北,故称堤北。为有区别,又冠以方位,居东者称东堤北,居西者称西堤北。

  西堤北村最负盛名的当属省级保护文物震雹塔。震雹塔位于今西堤北村东,建于元代。塔高8米,底层直径2米;分为四层,上层阳面有佛像,阴面有塔文,塔基平面呈正方形,塔身为六棱体,塔顶呈葫芦形。全塔以青石砌成,自上而下分别有浮雕龙首、宝瓶、佛像,阴刻碑文“震雹塔”三个大字清晰可见。据史料记载,此塔乾隆十六年三月曾重修,是衡水境内唯一的石塔。因年久失修,风化逐年加深。1966年,村干部组织村民对其进行了修缮,将原来的青砖底座换成了石碑座。1993年,震雹塔被确定为省级保护文物。1996年,村委再次组织人员加以维护,将底座周围修成了沙石水泥台。

  相传,元朝时期西堤北村西北有一龙泉寺,南北约60米,东西约30米。当时这一带多冰雹,庄稼屡屡遭灾。有一年,滹沱河发大水,从上游冲下来一石塔,到西堤北时停了下来,寺内老方丈便与当地村民将此塔立在龙泉寺的东南方向。当老和尚要去茅山云游时,将塔抱起来,把自己的一颗牙放在下面,所以又叫“牙塔”。

  为笔者讲述这段传说的牛广生老人说:“自打我记事起,我们这一带就没有下过冰雹,即便是来了冰雹,也会绕着我们这里走。震雹塔保佑着一方百姓。”

  从古至今,娄姓和李姓都是西堤北的大姓氏。相传,明朝时期,该村娄姓和李姓两户人家经济条件相当,均不算富足,且这两家主人都与龙泉寺的主持静修交好。主持要离开村子上山修道时,对二人说:“咱们相交一场,临别在即,别无所赠,你们把院子里的烂砖头推点走,做个念想吧!”姓李的当即就回家推了辆车,推走一车破砖。娄姓却不以为然,只徒手搬了几块儿。二人回家后发现,破砖头全部变成了金元宝。姓娄的又马上回去推了一车,结果回家后还是烂砖头,只有最初搬回的几块是金元宝。娄姓人后悔不迭。自那之后,李氏一脉开始兴盛起来。

  十多年前,村民王仁航的家里发现了一块“虎围并冠”门楣。原来,王仁航的曾祖父兄弟俩均是清朝保定府武举人,其宅第大门口上嵌“虎围并冠”门楣一块,原皇赐牌匾已丢失,下有一对雌雄石狮子,据传也是皇帝所赐。“虎围并冠”门楣长约150厘米,宽约30厘米,四个大字为凸起镀金粉,两侧柱子亦涂有金粉,至今仍清晰可辨,金光闪烁。这里的“围”通“威”,是对武举兄弟二人的褒奖。现门牌楼已拆掉,只剩门楣。门口两侧的一对石狮子,各高76厘米,宽73厘米,造型非常有特色:左侧为雌,张着嘴,舌头向外伸,右爪下还抱有一小狮子,可惜小狮子在“文革”中被砸掉;右侧为雄,状态与雌相似。令人惊讶的是,雌雄两狮的腿都是分开雕空的,据说古代民宅的石狮是不允许这样雕刻的,而应与底座融为一体,更不能张着嘴。可见,这对石狮是由官府所赐,据说县官见到都要下马。

  西堤北的72座庙和72番也是闻名遐迩的。相传,明清时期西堤北村有72座庙,遂有72番鼓。该村大姓氏繁多,各姓氏家族都有自己的家庙,各家家庙内存放年节时祭冰雹用的东西,如大鼓、玩驴、狮子、小车等娱乐工具。除家庙外,还有玉皇大帝庙、金龙四爷庙等几座大庙,因是口口相传,大庙地址均说不详。据传,玉皇庙的匾额是石兵部(石九奏)题留的,匾额外观为蓝底金字,内容为“昊天地灵”四个大字,下款和字为“甲申年桃月”。金龙四爷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传说金龙四爷是黄河之神,冀州淄村人,在黄河上坐过船的人都知道,没有冀州人不开船。所以开船前,船家要先问有没有冀州人,有就开船,可平安无浪到达对岸。

  西堤北村的架鼓名震四方。72番鼓主要包括《嗑牙》《小秃》《一二三》《一吆喝》《庆丰收》《庆新春》《大登殿》《常荣鼓》《八大锤》《铜咣咣》《闹海龙》《仙人过桥》《老鸹吞芽》《一二三四锤》《狮子滚绣球》《狮子大张嘴》《炮打一眼明》《霸王一条鞭》《十响一咕咚》《仙人上天台》等,组鼓完整流传至今的已不多见。村民祭冰雹时用的番名是《庆丰收》,为龙泉寺方丈送行时用的番名是《仙人过桥》《仙人上天台》。因该村鼓谱独特,2005年,冀州文化馆同该村传承这门技艺的的牛广生等几位老人共同整理了鼓谱并收录入馆,以便继续传承。

来源:衡水日报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