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创业者都具有工匠精神(李德伟)

标签:
365健康教育时评时尚 |
分类: 杂文 |
这次有机会在“沪苏同城创业大课堂”交流《创业者的“工匠精神”》,大家问了很多问题,如一个新创企业,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生存问题。那如何权衡产品追求高质量和快速获取经济回报之间的关系?生产型企业应该具备工匠精神,那作为服务型的企业,应该如何打造工匠精神呢?我产品没有渠道,怎么做好渠道?我没有资源怎么创业?我给大家一些建议。
创业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组建新组织、追求机会价值最大化的动态性的复杂过程。因此,创业是一项艰苦的事业,需要很多前提、条件、资源和要素。素有“创业教育之父”美誉的杰弗里•蒂蒙斯是创业教育的先驱,他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业教育模型——蒂蒙斯模型。他认为创业的关键要素包括商机、团队和资源,蒂蒙斯认为,创业过程是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和资源之间适当配置的高度动态平衡过程,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商业机会是创业过程的核心要素和核心驱动力,创业过程是商业机会、创业者和资源三个要素匹配和平衡的结果,创业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地寻求平衡的行为组合,创始人或创业团队必须在推进创业的过程中,在模糊和不确定的动态的创业环境中具有创造性地捕捉商机、整合资源和构建战略、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脚踏实地、勇于奉献。
创业不仅要有勇气、毅力、吃苦和创新精神,更需要以极致的态度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创业者,眼光要长远,但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只着眼远方吗?答案是否定的。创业是个大的工程啊。创业不是一个人的游戏,不仅自己要能独当一面,对团队成员也要严加管理。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定制定的越细致,做事就越方便,造成的矛盾和争议就越少。做事情都要有态度,积极、勤勉的态度在创业中必不可少,但是态度也未必能决定一切?成败的关键还是在细节,很多微不足道的事就会改变整个事情的格局。注重细节的人,对待任何事情都会很上心,而且善于从细节中发现机会,这种人做事,每一个环节都尽量滴水不漏。
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最终统一于具体的产品之中。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工匠精神是基础,创新精神是引领。一件质量上乘的产品既是抓住市场的新需求而不断创新的产物,也是工匠追求细节完美而精致创造的结果。
特斯拉公司的成功之道: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结合。产品本身的质量与吸引力。其车型造型独特,美观,深受大家的喜爱,并且特斯拉高效的加速与操控性的便捷得到了大家都认可。创始人自身对此项目的热爱与了解,创业项目定在了低耗能跑车特斯拉的身上。产品创意新颖。特斯拉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公司,只制造纯电动车。销售对象的定位明确。将客户群体定位在了拥有高环保意识的高收入人群。
我们与投资人交流时发现投资人投资项目的判据是创始人、团队、市场、产品、技术、运营。常常把创始人及创业团队作为投资判断的最重要因素,是因为人是一切的根源,正确的人才能做好正确的事。创始者对于事业的敬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成功的概率。而且对于创业者来说,除了具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创新能力之外,还特别需要具备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所有行业和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竞争利器。创业,既是大胆创新驱动的过程,更是工匠精神驱动的过程。在产品方面,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在技术方面,追求易用的科技驱动;在运营方面,追求精进的工作效率。
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不缺创新驱动的激情,但成功的创业者更具备“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因为没有天生完美的创业项目、产品和技术,而是优秀的创业者善于和敢于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精进、长期坚持、快速迭代,逐渐逼近完美,从而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为客户创造利益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因此,卓越的创业者特别需要具备工匠精神,在公司运转的各个方面,精益求精、力求完美,靠创新赢得市场先机,靠工匠精神赢得长久优势。
古代中国曾产生过璀璨的工匠文明和优异工匠,在这些令人尊敬的匠人身上,展现出了宝贵的精神品格:一是专注,全身心投入工作;二是严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完美主义;三是务实,以需求为导向,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四是创新,不固守传统,而是在继承中创新,是传统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再次创作。我们将这些品格总结为“工匠精神”。

现代人主观上不愿意传承传统手工艺,现代中国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工匠精神”。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片面推崇的观点是力争做劳心者而不是踏实做劳力者等等。当前中国社会心浮气躁、现实、急功近利,追求 “短、平、快”即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忽略产品的品质和灵魂。“劣币淘汰良币”,粗制滥造耍小聪明往往获益丰厚、屡屡成功,有口碑的原创技术和产品却寥寥可数。“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工匠精神本身在中国就有,但是我们缺失了。
德国近乎刻板的严谨认真,使产品质量丝毫不差;日本视质量为生命的强烈自尊,将产品好坏与个人荣辱联系在一起;瑞士人以忠诚和专注闻名,其银行业、钟表业在全球独占鳌头。这些国家正是得益于国民性格中的优秀因子,从而塑造了本国制造业和商业领域的巨大成功,并且因为产品的质量赢得了世界对其国家的刮目相看。由此可见,国民素质成就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又强化了国民素质。

要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就要充分发扬工匠精神。美国当代著名发明家迪恩·卡门说:“(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我们国家离真正的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明的复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因此,需要将持之以恒、专注敬业的工匠精神内化为国民品性,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当中国精美的产品流行于世时,中华文明的伟大魅力也就昭然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