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杂乱无章 |

浅析《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形象
摘 要
蒲松龄以一部短篇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而名声大噪,《聊斋志异》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学作品中都具有极高的地位,也被称为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后一个高峰。这与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成功塑造的一系列形象鲜明的花妖狐魅不可分割。而在这些形象中,女性形象占据大多数。经过对这些花妖狐魅形象的分析,她们大多拥有温柔善良,知恩图报,扶困济贫的美好品质。这些美好品质与现实社会的不尽如人意形成鲜明对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鬼狐形象特点;塑造鬼狐形象的意义;小说与现实的对比
《聊斋志异》作为一部志怪小说集,描绘鬼怪狐妖,讲述鬼怪异事。作者另辟蹊径,通过志怪的方式来揭露现实社会生活的黑暗。蒲松龄倾尽其半生心血完成这部著作,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叙述风格,将那些让人难以预料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一、花妖狐魅形象的特点
(一)虚幻与现实相结合
人世间本无鬼怪狐妖,这是我们共知的。而作者蒲松龄通过收集民间传说以及发挥自身超常的想象力,拟构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明活泼的鬼狐形象。他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谓是出神入化,采用虚实结合的浪漫主义手法在幻想世界创造出不一样的鬼怪狐妖经典。她们的一颦一笑都让人印象深刻,美好的品质更是给她们增添了不少光环。但是蒲松龄也并非一味沉浸在无尽的想象之中,他在虚拟世界中保持着清醒,那些动人的故事也是立足于现实社会。
如《小翠》一篇中的小翠,她是母亲为报王太常恩情送入王家嫁与王太常痴傻的儿子王元丰的。世人印象中的狐妖大多是狡猾谄媚,蛊惑人心的形象。然而在蒲松龄的笔下,小翠和她的母亲却并非如此。她们身上有着善良的品质,同时又富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小翠一出场就是非常惊艳的,“嫣然展笑,真仙品也”,王太常夫妇对她非常满意,认为小翠母亲应当是为了丰厚的聘礼才将女儿嫁与一个痴儿,但小翠的母亲却拒绝了,解释道:“是从我糠覈不得饱,一旦置身广厦,役婢仆,厌膏粱,彼意适,我愿慰矣,岂卖菜也而索直乎!”由此可见,翠母对小翠的爱是宽广无私的、无欲无求的。王元丰被母亲责打,小翠跪下替其求饶,并且在老夫人离去后,安慰痴傻的王元丰,替他拭泪,替他拍打身上灰尘,又拿出枣来哄他,直至其破涕为笑。面对痴傻的王元丰,小翠并未嫌弃,而且真心对待。小翠品格之高洁亦是与母相似,恰成其风。这样的举止使得狐妖的形象更具有“人情味”,是一种“实”的体现。而小翠作为一个狐妖,来路不明,周围的人对她了解不多,这是不同于常人的。面对王元丰的痴傻,小翠却能将其医治,这也并非常人所能及。这又体现了“虚”的部分。虚与实的结合,使得故事更多了几分真实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