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创新应用
(2020-12-03 18:55:13)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创新应用
桐城市文昌小学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课因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于日常教学中。
关键词:微课
引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发更多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微课是信息教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下面我将从微课资源的开发以及微课的创新应用两方面来阐述我从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一些思考。
一.微课资源的开发
1.开发切合学生需要的微课
微课的播放时间一般是10分钟以内,所以有些教师喜欢在教授重难点知识点时插入微课,他们认为这样既可以代替自己对于重难点知识的讲授,又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但是这样的微课插入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上最宝贵的就是师生互动过程中思维碰撞下产生的知识火花,这样的微课安排既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展现。我认为微课的设计是是要切合学生需要的,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在和学生一起通过动手操作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我播放了一个微课,讲解了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是相邻两边的乘积。我们都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可能有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还存在疑惑,质疑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可以是相邻两边的乘积呢?我通过微课视频,动态呈现了将一个长方形边框变成平行四边形后,从方格纸中可以直观的比较出变成平行四边形后的面积是变小了的,这样的微课设计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有更加好的学习体验。
2.开发不同类型的微课
微课的形式多样,我们可以设计合适的微课作为情境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伊始,利用生动有趣的微课作为情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会对接下来的教学充满期待,会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本能反应,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省去一些其它导入和衔接的过程,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也可以在课中插入微课,帮助学生思考或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笔者在讲授“面的旋转”一课时,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让学生自己感受。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视频中“点,线,面”的运动形态自己就可以总结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同时还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圆柱,圆锥的形成过程。像这样的立体几何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物体运动形成的过程,这是一般的数学课堂没办法做到的,这样的微课教学会让学生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总结类型的微课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可以是一节课的内容总结,以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整理,加深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或者期中期末的阶段性的知识总结。总结型的微课利用视频形式展现对知识点或者一些题型的总结,可以在其中以动态形式播放几个学生自己总结的知识点概况,让观看的学生感觉仿佛就是在与同学们相互交流一样,在带给学生新鲜感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参入度和互动感。
3.开发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微课
这个世界上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我们不能用一样的尺子去度量和教育孩子。因此在开发微课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微课。比如有些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上课前不愿意预习,有的学生在预习的时候随便把将要学习的课本内容翻看一遍就说自己预习好了。对于这一类的学生我们可以把微课设计成导学案,在导学案中详细的安排好预习的每一步,让学生根据微课做好每一步的预习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样有指引的预习肯定会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高效!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可能会让他们吃不饱,我会制作一些课外延伸的微课,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在学习“千米的认识”一课后,我制作了“光年的认识”微课,让学生明白了光年是长度单位,知道了一光年是多少,了解了许多有关“光年”的科学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期待这样的微课会在学有余力的孩子心中播撒下研究的种子!
4.开发互动型微课
现阶段的微课设计多是以教师播放,学生观看的模式为主,这样的微课缺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传统的数学教学区别不大,没有真正发挥微课应用的优势。因此我们需要开发互动型微课,增加微课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我们可以在微课中增加一些沉浸式的情境,例如问答式的对话,第一人称“我”的表述,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小故事等。小学生普遍都喜欢游戏,我们也可以将练习设计成可以互动的小游戏,最好程序还能检测对错的,适时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互动型微课可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思维发展。
二.微课的创新应用
1.学生自己制作微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学习的微课多了,对于微课的认识也就深了,他们对于微课肯定也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而且他们的视野和角度肯定更适合他们的小伙伴,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微课。学生的微课更能体现他们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深刻体会,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制作的微课中感受到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理解问题的角度和认识问题的深度,从而觉察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学之间也多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利用微课交流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分享课后学习的收获。我们也可以在班级或者学校内部组织一些微课设计比赛,更加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从“学习”到“应用”,我想这才是学习者“学”的最高境界,为师者“教”的最终追求吧!
2.建立校本微课程
教师和学生制作的微课,这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不能看过了就算了,我们要将它们中优秀的收集整理起来,形成校本课程其中的一类——校本微课程。上传到学校的网站上或者安徽省教师资源应用平台的班级群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看的微课进行学习或者交流,这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学习渠道。微课内容针对性强,视频播放画面感好,学生学习起来效率会更高。校本微课程的收集和建立也会拓宽学校的知识建构,相当于建了一个动态的“图书馆”,学生还可以在这个“图书馆”里看到自己的“书”,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微课资源在开发和创新应用的过程中,要想发挥出它最好的效果,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微课需要电脑或者手机播放视频,孩子的自觉性比较差,容易沉迷于网络,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家长也可以参入孩子制作微课的过程,了解孩子学习的情况,给予孩子一些好的建议或者指导,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微课现如今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中,形式多样的微课被开发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取“微课之长”,要选择适合学生需要的微课,运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途径,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的进行知识更新和方法创新。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有个人风格的微课新课堂!
参考文献
[1]田群英
[2]梁培斌
[3]胡铁生 , 詹春青 :《 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