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2020-12-26 08:29:48)

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篇很老很老的课文,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上小学时课本上就有这篇文章,但部编教材还是删减了部分内容,文章比以前短了。

课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开篇点题,首尾呼应。全文围绕“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个中心句展开;接下来按照“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描写西沙群岛是如何美丽,有哪些丰富的物产;结尾展望未来,总结全文,并与首段形成前后照应的关系。这样的总分总结构特别适合三年级初学写作的同学,学生掌握这种成篇的方式,一篇作文的框架就搭好了,剩余的就是填充材料的问题了。

本文是篇美文,文章中许多四字词语和很多有特色的句式为文章增色不少。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发现这些特点,进而在独立写作中运用到。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第六单元的第二课,但前面一课是古诗,因此可把本文看作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首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课后习题中安排了一个小练笔:“从几幅图中选择一幅写几句话”。以上两者结合,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紧拎中心句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表示“多”的词语。

2、了解什么是中心句,能够厘清文章的结构关系。

3、抓住重点词句,在朗读中感受海水的美丽。

4、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述图片中日落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海水的美。

2、读写迁移,能当堂完成仿写练习。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任务,在钉钉上发布问卷: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2—5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一段?

请简要说明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1、了解“岛”字的含义

同学们,今天咱们这节课从一个古文字开始,看——

有山可息鸟之意,鳥兼表声

岛”的本义为江、湖、海洋中被水所包围而比大陆要小的一片陆地。

鸟类众多的岛叫——鸟岛

蕴藏着丰富的宝藏的岛叫—宝岛

水中孤零零的一座岛是——孤岛

2、理解“群岛”,引出课题

许许多多的岛如星如莲那就是——群岛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群岛一共有大大小小的岛屿22座,这就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富饶的西沙群岛》

3、理解“富饶”

它们都含有“多”的意思。认真书写三遍。

二、初读文本,扫清字词

1、除了题目中的“富饶”之外,文中还用了大量表现“多”的字词句,咱们一段一段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2、归纳呈现表示“多”的字词句

三、学习首尾两段,理清文章脉络

1、全文围绕哪句话展开的?

2、文中还有一处和这一句很相似,你能找到吗?先把它读好

3、比照首尾两段的相同处,明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4、2-5自然段是如何详细描述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

小结:凤头、猪肚、豹尾的总分总结构

四、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写法,总结学法

1、呈现句子,初读,读流利

钉钉的调查结果显示,2-5自然段同学们最喜欢的是第二自然段,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喜欢它就美美地读出来吧。听了前两个同学的发言,你心里怎么想?齐读。

2、同学们,这个自然段老师也很喜欢。我们合作朗读吧!这里有个冒号,我读冒号前面的,你们读冒号后面的,看看读到哪里结束为好。

3、从“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用词的准确。

4、欣赏美丽的海水。是啊,这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正是瑰丽无比啊!

5、学到这儿,老师忽然发现,以前有个句子用在这就不合适了

蓝蓝的天空像大海。

世界上真有这样的海水?你信吗?谁能解释?改写句子。齐读句子

五、读写迁移,仿写练习

大自然是最公正无私的,它不仅把美给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也把美洒向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感受,总能与美不期而遇。就像上周末,老师足不出户,在家就欣赏了一幅黄昏的风景大片。请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一写吧,把身边的美分享出去。

六、深情总结

1、 总结学法,鼓励自学

刚才我们抓住关键词,品词析句,再联系生活想象感悟,深入地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后面的3、4、5自然段请同学们运用同样的方法自学,明天咱们来汇报。

3、深情结尾

第二课时(略)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我非常喜欢,上公开课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划分两课时的教学任务,最终我决定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特点,再精读第二自然段;第二课时进行学法迁移,学生参照第二自然段的学法,自主学习3-5自然段,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扶放结合”的教学理念。公开课上我呈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本次公开课教学我最满意的地方是课前进行的钉钉问卷,这个创新之举让我对学情有了更准确的把握。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的表现令我惊讶,比如胡艺同学平时几乎游离在课堂之外,成绩也差强人意,但这次公开课上,他屡屡举手,还都答在点子上,是课堂表现最好的学生之一。

由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上留下了两大遗憾:一是引导学生读得不够,甚至是比较欠缺;二是由于前面某些环节的拖沓,导致留给小练笔的时间少了三五分钟,没有当堂让学生动笔,另外,这种练笔还是要设计一些支架降低写作难度,否则,即使多了三五分钟,学生也不一定能当堂漂亮地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