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示范引领活动平台 |
《不 确 定 性》教学设计
桐城市范岗中心小学 朱 丹
【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
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
【教具学具准备】
硬币、装乒乓球的盒子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好吗?
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了,还特意托我带来一样宝贝和大家分享,想知道它是什么吗?
师:请看,宝贝就躲在我的手中呢。猜猜在老师的哪个手上?这是什么呢?(教师出示一枚硬币)
师:你能区分哪面是硬币的正面,哪面是硬币的反面吗?
生:有1元字样的那面是正面,有花朵图案的一面是反面。
师:请看,我把硬币往空中一抛,你们猜硬币落地后,哪面朝上?
生1:正面。
生2:反面。
生3:可能正面,也可能反面。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到底哪面朝上,我们来验证一下。
(一)出示抛硬币游戏规则:
1.四人一组,甲、乙、丙三位同学负责抛硬币(每人抛三次),丁负责记录。
2.每次掷硬币之前先猜一猜哪个面朝上,然后再掷,掷完一次填写一次,用‘正’表示正面,用‘反’表示反面;
3.注意控制你的声音和你的掷硬币方法,不要影响到其他同学,更不要让硬币掉到地上去哦。
第几次
1
2
3
4
5
6
7
8
9
我的猜测
掷的结果
(二)汇报交流:把你们抛硬币的结果说给大家听!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我猜的和抛的一样,我猜的和自己抛的不一样,我猜正面,他却出现的是反面。
师:你们每次都能猜对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硬币有两个面,落下后,正面、反面都有可能朝上。(给予肯定)
(5)教师小结:
抛一枚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在数学上,我们把像掷硬币这样,结果不能事先确定的现象叫做“随机现象 ”。
(6)及时练习。
师:大家会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掷硬币的结果,那请你再说说下面这些事情发生的情况吧。
1、猜测“明天会下雨吗”
生自由发言
师追问:“你同意哪一种猜测”
2、猜测“我能中一等奖吗”
3、猜测“下一个路口我会遇到红灯吗”
4、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随机现象吗?
(三)、研究确定现象
除了硬币游戏,老师今天都还带来了摸球游戏,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说一说,每个盒子里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有几种可能?再连一连。
(出示情境图)
1、生独立连一连
2、交流讨论
(1)10个黄球。
教师:当盒子里全是黄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样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全是黄球,都是黄球……
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一定”这个词来说。(板书:一定)
(2)10个白球。
教师:这样放球可能从盒子里摸出黄球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不可能,不会……
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不可能”这个词来说。(板书:不可能)
(3)5个白球5个黄球。
教师: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会是什么球呢?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来描述摸球结果。(可能是黄球,可能是白球)
三、小试身手
经过了刚刚的学习,老师准备了一些小挑战,你愿意接受吗?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你仔细观察,用心发现,就一定会有双数学家的眼睛。
(板书)
不确定性
随机现象
必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