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丰老师公开课《分一分》教学设计
(2019-12-20 14:31:20)
标签:
教育 |
分类: 示范引领活动平台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分一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一课,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是有很大差异。开始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本单元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和一些图形,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这一节课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以后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奠定坚实而重要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情境实例,在设计时以简单游戏导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在平均分苹果时,每人得到的半个苹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时引出用分数来表示,从而引出二分之一。学生通过平均分苹果理解分数的意义,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所理解的“二分之一”,通过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做出分数“二分之一”,并用语言描述动手的过程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加深理解“平均分”对于分数的重要性。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写法、读法这部分让学生自由学习,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尊重他们的个性思维,加深理解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这为后面的教学做一铺垫。由“二分之一”到“几分之一”再到“几分之几”这是知识迁移的过程,学生在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之上,会涂出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这是更进一步的拓展,让学生认识到分数是一个大家族。在教学“几分之几”这一部分时,着重强调分数的相对性,同样的分数可以表示不同的图形和物体,也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虽然图形及涂色部分大小不同但是都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这就是分数不同于整数、小数的部分。这里要强调学生理解,突出“单位1”的教学,典型涂色图形让学生发现不同之处,自己解决,如何用分数来表示,这做一拓展和提高。
练习部分由浅入深,简单分数能不能表示涂色部分,考察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只有平均分得的结果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按照分数来涂色,考察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读一读,考察学生对深层次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分数的读法;分别判断那个图形的蓝色部分等于它的二分之一,大于它的二分之一,小于它的二分之一。总结部分又是提高的过程,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实例及用什么分数来表示。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按照新课标,尊重学生的发展和个性思维,培养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生活,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理解分数的相对性和单位“1”。
3、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自主探索精神,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分数,借助实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四、教学难点:
五、教学准备:
纸(正方形、长方形、圆)、彩笔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
(意图:使学生感到分数的产生是生活的需要,体会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出示课件
师:两个苹果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几个?
生:每人一个。
师:一个苹果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几个?
生:每人分到半个苹果。
师:生活中我们说每人得到半个苹果,用数学知识你想怎么来表示半个呢?
(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一半(1/2)”,“平均”用彩色粉笔圈起来)
师:二分之一和我们之前认识的整数、小数不一样,它叫做分数(板书: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描述一下“二分之一”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在第一个同学描述的时候就来板书分数的书写过程: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母2表示平均分成2份,再写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让学生充分发言,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师:另1份呢?
生:也是它的二分之一
学生充分说一说,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建立模型 :
1、用图形表示“二分之一”
(意图:充分让学生理解和体验平均分,让学生感受怎么样分得的一份才是“二分之一”。 )
师:有如下各样的形状( 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怎样分别表示它的一半?涂一涂(课件出示各种图形)
师:展示学生作品。
2、学生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
师:分数是不是只有一个1/2呢?那你还知道什么分数?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看看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自己得到的分数。
师:展示学生的作品
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得到的分数。
3、认一认
3 ……分子
-……分数线
4……分母
4、试一试
师:我们来看看这样的涂色部分是它的四分之一吗?说一说你的理由(出示课件)
师:我们平均分的方法不同,所以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但都是它的四分之一。
(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和理解,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5、进一步探索研究,拓展分数的意义。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2份、3份、4份分别涂上颜色,填一填,说一说。
生1:一份是四分之一
生2:两份是四分之二
生3:三份是四分之三
生4: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4份,就是四分之四。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
(三)应用练习 :
1、判断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课件出示)
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平均分得到的才是分数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课件出示)
意图:考察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阴影部份(课件出示)
4、折一折,涂一涂。
分别折出一张纸的3/16和2/3。
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几分之几?
(四)知识拓展: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说一说。
八、教学反思:
1、本课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本节课中,我为学生创设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畅所欲言、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并唤起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2、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做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本课中,我尽量为学生的说、想、做创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课中,我注重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有意识地安排拓展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从自己身边寻找分数,尽可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