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读《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有感(王海珍)

(2019-11-04 15:19:00)
分类: 六年级组

今天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中的《教师的时间和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非常认同文中的观点。这一篇文章的学习对我们小学教师来讲特别有用,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结合自己的实践,加以反思和体会。

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当然是参差不齐,差距很大。在做卷面分析时,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做好“培优补差”。说起“培优补差”这一话题,我们每位教师在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都要提到,并且要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但是一学期,一个学年,几年下来,不管怎样补,差的依旧差,有的越到高年级甚至更差。听听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差生之所以落伍,成为差生,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学习,没有掌握知识的能力,所以会越来越差,甚至越补越差。

了解了学生致差的原因,我们就更明白:补差,不仅仅给学生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的能力。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小学阶段,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是多么的重要。看看班里的优等生上课,眼睛紧跟着老师走,思维绕着问题转。因此,要教会学生学习,老师要在课堂上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

大师苏霍姆林斯基在文中说道: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地阅读。会边读边想和边想边读的学生不可能落后,如果没有落后的学生,教师就不学要用许多时间来补课了,就不需要无止境和无效果的“赶尾巴”。因此,要教会低年级的学生阅读,使他们学会边读边想和边想边读,阅读的能力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会思考了,老师你给学生讲什么,他们一面听和思考你所讲的,学生才能顺利地学习,学会自己获取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