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感悟(刘珈辰))

(2019-09-14 15:18:04)
分类: 六年级组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感悟

                              刘珈辰

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心情其实很复杂。

作为一名一直忙碌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但是迫在眉睫的教学任务、成绩评比,甚至是老师个人的荣辱感都会让老师不知不觉地忽略了孩子们的独特个性,我们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企图用一种方法或是模式来教所有的学生,还希望学生学得如老师的心意,用学生的成绩为老师增光添彩。当个别孩子无法跟上大部队时,我们就埋怨孩子笨,家长不配合,却从来没有想过老师能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

这篇文章,其实只是明确的告诉了我们那些本来就知道的事情,孩子们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方面都是如此,但对于教师而言,学习上的差异显得更突出而已。教师们首先应当接受学生存在差异性这一点,家长们也应当接受这一点。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定远远大于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取得一点点成绩,来证明一个老师的能力,或是一个家族的基因。

老师们应当研究学生,读一读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书籍,我们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特点,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去从事教育工作。

老师内心要始终保持清醒,保守良知,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课堂内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个智力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都有成功的体验。如何做到这一点,就是不断尝试,不断观察,不断修订,在持续数月的教学活动中,逐渐摸索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方法。

分层教学,我们早就提出来了。只是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当大家都努力去做的时候,一定会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老师们彼此借鉴学习实践,继续努力实验,一定会摸索出一些可以推广的方法。我们教育的是一个不断成长中的儿童,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中,唯一不变的是努力点燃儿童心灵中“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这才是教育工作者始终不变的目标,真的不是一个一个数字显示的成绩。

很佩服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心里装着学生的好老师,一个勤奋努力的研究者,当我在工作中迷茫、彷徨时,真的需要这样的榜样立在眼前,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立足教育岗位,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