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新教育的理想课堂学习感悟(王海珍)
(2019-06-09 22:10:53)
标签:
感悟 |
分类: 五年级组 |
13.新教育的理想课堂学习感悟(王海珍)
课堂是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是师生成长的关键路径。课堂与阅读的推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卓越口才的培养和完美教室的缔造等教育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新教育提出的理想课堂“六纬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三境界”(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知识、社会生活和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是课堂的经纬线,实现了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的统一,是新教育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贡献.
反思:理想的数学课堂,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1.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用孩子们最能接受的方式,将他们引领进数学的大门。
2.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充满了思维、充满着悟性和灵性。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就要渗透多种思维方法,这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童心。
3. 要开展竞赛,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竞赛能够为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在竞赛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尤为强烈。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通过数学课堂的小小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获得成功,得到老师和同学肯定的表扬,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通常在课堂游戏中可以进行一系列比赛,小组之间的,师生之间的,生生之间的比赛。例如:“速算比赛”、“智力比赛”、“争当小小巧算家”,“争当数学小博士”等比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一种课堂很难用模式、结构框架来规范和限制老师,它更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教师的阅读与反思等等。对于一个教师而言,只有张扬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才能有真正的个性化的课堂,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真正让每个生命绽放的课堂。
理想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理想课堂应该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价值,以实现新教育实验的宗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构筑理想课堂,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