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告别春天,迎接夏日》主题晨诵课教学设计及反思(王鑫鑫)
(2019-05-19 12:45:24)分类: 三年级组 |
《告别春天,迎接夏日》主题晨诵课教学设计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重温春天的风光。
3、诵读节气诗《山亭夏日》,感悟夏日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
运用优美的音乐,老师的声音将孩子们带入情境,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用图片和学生的肢体语言感受诗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开启黎明
1、吟诵曲:《声律启蒙—一东》开启,师生共唱,开启晨诵。
师:明媚的阳光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亲爱的孩子们,
露出你们灿烂的笑脸,
让我们用最美妙、最动听的声音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晨诵课。
2、师生开启诗:
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
生:敬爱的王老师,早上好!
合:可爱的清晨,你好!
师:你听,鸟儿在枝头歌唱。
生:你看,花儿带着露珠微笑。
师:多么美好的清晨!
生:多么宝贵的时光!
女:让我们用书声琅琅,
男:迎接每一个晨曦,
生: 迎接崭新的希望!
二、复习诗
1、请孩子们一同来读(男女生配乐朗诵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日》【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晚春》【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小结:从早春到晚春,重温美好春光。走过春天的六个节气,我们已经迈入夏季,现在正值立夏节气。
幻灯片展示立夏节气三候“一候,蝼蛄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立,建始也,夏为大意为万物至此皆长大。这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你是否也准备好了,快速地成长呢?那让我们一起诵读今天的新授诗。
三、新授诗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映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
(2)
(3)
(4)
(5)
绿树蔽日,遍地浓荫,夏天白昼漫长。
楼台影子,倒映池塘,宛若镜中美景。
微风轻拂,水波荡漾,好像水晶帘幕轻轻摆动。
满架蔷薇,艳丽夺目,院中早已弥漫阵阵清香。
(6)
(7)
(8)
(9)
四、主题拓展
1.找一找与“立夏”节气有关的诗,并诵读。
2.留心观察生活万物的变化
五、结束晨诵
孩子们,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里,让我们努力生长,收获幸福吧!
备课经过及课后反思:
新教育晨诵以“与黎明共舞”来开启儿童诗意生活,儿童美美妙的声音与美好的晨光相遇,妙不可言!在进行了几个月的新教学理论学习及新教育通识培训的基础上,有机会走进新教育的晨诵课堂,在高新区柳行小学像身边的优秀教师学士如何上一节晨诵课,这些优秀教师的亲身示范,让我对晨诵课有了更直接的感官和更深入的认识。在成为学校新教育晨诵课程种子教师之后,上好晨诵课成为必须马上尝试实践的事,在备课之出,我研读了新教育关于晨诵课的理论阐述,学习了新教育种子教师在教育叙事中对晨诵课的讲述,整理记录了自己观摩晨诵课的教学流程和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我的备课。
一、
恰好上晨诵课的时间在立夏节气那几日,在班级内刚进行过立夏节气的主题阅读,孩子们在以往阅读节气主题内容的基础上,对节气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淀,她们对农历节气的气候变化和节气风俗都有浓厚的兴趣,我认为如果能将这种浓厚的兴趣迁移到晨诵课上是再好不过了。既然是开启夏日篇章的一个起始节气,那么就有必要对我们之前度过时光做一个总结,新教育晨诵的仪式感不应知识形式上的追求,在生活层面的仪式感可以增强学生感知自然与生活的敏感度。在这样的考虑下,我的这节晨诵课的主题就定为“告别春天,迎接夏日”。
二、
学校新教育晨诵小组中的成员都各有分工,我的晨诵探索对象是学校的校本教材《在诗韵书香中快乐飞翔》,书中分级安排了古诗词提供给学生诵读,我们年级使用这本校本教材已经一年有余,学生对教材十分熟悉,在背诵自己对应考级的内容之余也会额外背诵一些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诗词。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在选择复习诗的时候,用一组以“春”为主题的诗来呈现,从“早春”到“晚春”,回顾重温美好春光,引发学生对美好春天的无限遐想,在情感的起承上为下面引出夏日做铺垫。新授诗选择立夏节气诗代表《山亭夏日》,这首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三、
上晨诵课,我直观感受到了晨诵课不同于语文课的本质区别,晨诵课重在学生自由的诵读抒发感悟,学生在读中体悟美,这种获得不是由老师灌输的,而是学生自发感知的,学生在轻松舒服的氛围中度过美好的清晨,身心愉悦,更好的开启一天的学生生活,当我说“下课”,学生吃惊的问我“老师这节课怎么这么快?”从学生的反应中我也深深的反思自己平时课堂教学中处理教与学的度的问题。
这是我上的第一节正式的晨诵课,虽然这节课有很多的问题,但我十分庆幸自己尝试着上了这样一节晨诵课,有了第一次的尝试,才会有第二次的进步!